两仪拳的别称

混元初早,就有了气功,混沌过后,随着气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并融合养生之道,一种全新的气功分支——混元养生功渐渐从气功中分离出来,并得到了传承和大力发展。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两仪拳与混元养生进行了充分融合,并经过历代宗师的不断完善、修整形成了以武术技击、点穴、解穴、气功养生、中医诊疗等为一体的独特两仪拳法。

发展简史

两仪拳属内家拳术,需有高尚武德,历代宗师授徒甚慎,从不轻意外传,所以此拳在世间流传甚少,精通此拳的更是为数不多,仅局限于皇宫及大内高手之间。此拳昌盛于宋,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实为满清王朝皇族近身侍卫所拥有的盖世武功,用来保护王朝最重要的人物——皇帝,清朝政府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余年,经历过十代皇帝。清朝武状元之中有一位是河南固始人(生卒约1795年—1878年),因为羡慕大内高手的高超武功,他放弃了做官的机会,而做了一位大内侍卫,后来看到了清王朝的日益腐败,他心灰意冷,也没有把两仪拳点穴功传授下去,便告老还乡,随后,巧遇卖武为生的魏洪申(生卒约1838年—1925年,尉氏县人),在机缘下,魏洪申随武状元回府并成为其关门弟子,至此两仪功夫就开始流落民间,隐蔽地薪火相传下去。苦练两仪功夫五余载,魏洪申最终学成两仪拳并被立为两仪拳第十一代掌门人,因为武状元不愿重提旧事,也没透露历代传人的姓名,随后魏洪申拜别武状元回到家乡尉氏县,翌年春,魏洪申来到沈丘县刘桥村探友,段升堂(生卒1873年—1957年,沈丘县大邢庄人)通过亲戚关系拜魏洪申为师,魏洪申授功于段升堂,并立其为两仪拳第十二代掌门人;其后段升堂又将功法传给其侄段勤功(生卒1902年—1984年,沈丘县大邢庄人),并立段勤功为两仪拳第十三代掌门人。段勤功晚年定居沈丘县大邢庄乡申段庄,勤练不辍,将两仪拳与《脉络学》、《纳卦经》、《内功经》、《五禽戏》相结合,取不同流派的技法之长,总结了一套系统的内功练法,完善了点穴绝技的巧妙手法,尤其在两仪拳阴阳手中的身法:进高打低,轻、灵、稳、固,招腿踢脚轻如鸿毛,重如山岳;以智胜蛮,刚柔相济,乘势如飞,形成独到之处。

建国后,两仪拳无人再练,段勤功原有两子六女,当时因生活困难,两子夭折,五个女儿均出嫁,仅有小女留在身边,为将两仪拳传承下去,招张振领为婿传授两仪拳。1972年立婿为掌门人,并邀请普继众、段玉明二位主持接掌仪式。

1982年在沈丘县武术比赛,两仪拳获得武术优胜奖。1983年,张振领大师编写《两仪点穴》一书,被中华宝库收藏。1985年12月,张振领奉调到郑州市作特级功法表演,其一绝的点穴功夫因武艺精湛受到好评。2001年十二月十四日在中国国际科技文化成果博览会全国文化产业成果交流会上两仪功夫被评为“中华一绝”称号。2004年元月3日,在河南省《武林风》首播式上,两仪拳弟子现场表演点穴功夫,引起轰动, 2004年,在河南汝州电视台102期《艺苑春》栏目中,张振岭大师亲自做了精彩的绝技表演。2004年张振岭在平顶山培训了一批学员并于同年9月30日亲自带队在河南卫视《武林风》表演两仪八卦阵,这是两仪八卦阵初次与广大观众见面,受到高度好评。2006年10月17日,《河南文化时报》对张振领大师进行独家专访,记者并亲身体验点穴后的滋味。‘张振岭说两仪’被2008年《中华传统武医》总第一期双月刊第一期创刊号刊登;沈丘县老县志关于两仪拳点穴都有详细的记载。至2013年,张振领带领弟子应邀到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谁与争锋》等栏目表演两仪功夫,收到热烈响应。2014年,两仪拳被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底,张振领收到中央《寻找真功夫》栏目的邀请,两仪拳的发展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