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襄氏的史书记载
《柘城县志》对古天子朱襄氏的记载颇为详细:“有巢氏没,数阅世而朱襄氏立,于是多风,群阴閟遏,诸阳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迟春而黄落,盛夏而痁痎,乃令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令曰来阴,都于朱,故号曰朱襄氏,传三世没。”
朱襄氏为伏羲时诸侯。又号飞龙氏,称子襄。元郑杓《衍极》卷一《至朴篇》刘有定注云:“太吴之时,龙马负图出于荥河。帝则之,画八卦,以龙纪官,乃命飞龙朱襄氏造六书,于是始有龙书。”
朱囊氏即炎帝也,据《辞源·二》解:“朱襄氏,炎帝的别名,给以充分认可”。《辞源》又解:“《吕氏春秋·古乐》云:“昔古朱襄氏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从此句之意也说明了,朱襄氏受伏羲氏禅位而有天下,故记载“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在据《古史考》载:“陈之秋邑,朱襄史之邑”,给以明确提出,朱襄都于邑地陈(指陈州)。又据《寰宇记》载:“柘城为朱襄氏之邑”,给以指明了地点,在当时的陈州的柘城。就是今天的商丘市柘城县,在县城东十里朱崮寺,上有朱襄陵。当时属陈州辖区,而现属商丘,故曰:“炎帝神农氏都于商丘。”据《淮南子》曰:“乘火德而王天下,三岁知稼稽之宜,天生菽粟八蜡合万国之享民重农功。以其神于农业,故曰神农。神农之教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蚕以为天下先。”据《司马负·三皇本纪》载:“味草木之滋作方书以疗疾(察其寒温平热之性,办其君臣佐使之义,常一日而遇七十毒)。作曰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因风沙之叛而增修其德,琴五弦,帝于此未尝敢一日自遗也。后迁于曲阜,卒于茶乡,在位一百四十年。其后临魁六帝仅可持世,至榆罔,遭蚩尤之乱,而不能制,有公孙轩辕孰能擒之哉”。炎帝神农氏,尽管后来迁于曲阜,卒于茶乡,因为他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德高望重,卒后人们把他运回祖居地柘城家葬,故此至今柘城朱崮寺有朱襄陵,后建祠以供世代祭祀。五千多年来,口碑至此,丰碑至此。
《词源》载:朱襄氏,“炎帝的别号”。但在《汉书 古今人表》中,除将“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列为“上上”等外,炎黄之前的19位先帝为“上中仁人”,先帝的名氏分为女娲氏、***工氏、容成氏、大廷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庐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亡怀氏、东扈氏、帝鸿氏。依照上述排序,朱襄氏在先帝中不属最早,但要早于炎帝神农氏。 如果说炎帝时代已形成部落大联盟和新的部族融合的话,“先帝时代”似乎仍处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原始的时代。《庄子.胠箧》载:“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不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以上记载虽没有提到“朱襄氏”,但却提到其前后的名氏,,也就是说,朱襄氏也是生活在这种自给自足、民风纯朴的分散的社会之中。
一些先帝以他们的发明创造而使后人永远铭记,如有巢氏构木为巢,使人民免受虫蛇的侵害。朱襄氏也有其独特的贡献。《吕氏春秋.古乐》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路史.前纪》中,朱襄氏的事迹最为详尽:
有巢氏之后经过了几个先帝,有“朱襄氏”被众氏族拥立。当时气候多风,阴阳不调,百物散解,五谷不丰。于是,他命令手下名叫士达者,发明五弦之瑟,调节阴阳,使生命得以繁衍。命名为“来阴”,以“朱”为都,并以“朱襄氏”为名号。
“乐”,用以调节阴阳。圣人,发明乐器用以调节阴阳,其中琴与瑟为乐器之本,琴属阳,瑟属阴,二者相合实属不易。所以在古时的歌乐之时,只有王才享有琴瑟,诸侯有瑟而无琴。朱襄氏发明了五弦之瑟,以调和阴阳,虞氏以五弦之琴亦为调和阴阳,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杨泉说:“琴为高涨之音,瑟为低落之声,以表达感情,调节阴阳,以合寒暑四时。”
“礼乐”是古时十分看重的国之大事,为华夏文明之特征,有则为诸夏,无则为夷狄。朱襄氏作瑟,与太昊作琴、女娲作笙簧、伶仑以竹子作乐器,在人类史上有重要意义。依照古人的理解,朱襄氏发明了“五弦之瑟”,才使群生定、寒暑适、百物生、万民安。
为什么说朱襄氏为炎帝的别号?《吕氏春秋.古乐》:“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汉代高诱注:“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别号。”但经学家梁玉绳认为,朱襄氏在炎帝之前。朱襄是炎帝的别号吗?《太平御览》卷78引《遁甲开山图》云:“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五凤异色。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也就是说,古代先帝间有内在的联系,《左传.昭公十八代》注:“先儒旧说,皆云炎帝号神农氏,一曰大庭氏。”既然先帝间以“疱牺氏”而有内在联系,炎帝又称为大庭氏,那么炎帝别号为朱襄氏,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此其根据之一。《世本.作篇》记载:“昔者神农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却邪欲,反其天真。”又载:“神农作瑟。”《说文解字》:“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以上有二点值得注意:炎帝神农氏作琴,而大量文献记瑟为朱襄所为,因此炎帝与朱襄关系可想而知;神农之琴为“五弦”,与朱襄之瑟“五弦”十分相近。此其根据之二。根据以往学术界对传说时代的研究成果,朱襄氏与神农氏为有血亲关系的部族,他们的首领分别称为朱襄氏、神农氏,在这一血亲系统中出现有更大伟业的完成者炎帝,因此在后世的文献中便出现了炎帝神农氏,或为大庭氏、朱襄氏。总之,朱襄氏应该是炎帝系统中有影响的先帝之一,同时也是最早以朱名号才,为朱姓中最为古老的一支。《姓解》中有“朱襄,《姓氏考略》中有“飞龙”,这两个古老姓氏也与朱襄氏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朱襄氏的地点,《后汉书.郡国志》去:“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从该志中可知,东汉时的“陈国”有陈、阳夏、宁平、苦、柘、新平、扶沟、武平、长平等县,包括今河南的周口、商丘的部分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西汉的“淮阳国”也有陈、苦、阳夏、宁平、柘等县。二者范围大致接近,其中心为今河南淮阳,淮阳为伏羲故地,朱襄氏在这一带活动有一定的道理。《元和郡县图志》卷7,“柘城县,本陈之株邑,《诗.陈风.株林》刺灵公是也,至秦为柘(城)县,《续汉志》属陈郡,至晋太康中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贞观初废入谷熟、宁陵二县。后县人徭赋路远,陈诉积年,至高宗朝复置,属宋州,其罗城即古株邑故城是也。”在宋代的地理名著《太平寰宇记》卷12中,也记载:“柘城县,即古朱襄氏邑,春秋时陈之株野之地。”与其同时的《路史.前纪》有“朱或作株,刘昭云:陈留株邑,朱襄氏之地也。”在该书中的《国名纪》中,也有“朱襄,《九城志》云:南京柘城古朱襄氏之邑”。宋代的南京,即今之河南商丘,柘城即在其西不远,下至现仍归商丘归辖。明代顾祖舆在他的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卷50,“柘城县”条下对柘城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详尽的考述:“在州东南90里,东北至宁陵县87里,古朱襄氏邑,春秋为陈株野地,战国时为楚柘邑.汉轩柘县,属淮阳国,以邑有柘沟而名。“根据以上的考述,今河南柘城县沿革演变的序列为:朱——株(野)——柘邑——柘县——柘城县。其根源为“朱襄故地”。
朱襄氏的事迹与遗迹,只有在与柘城相关的志书中反映得最为具体和详尽。如清雍正《河南通志》卷之49《古迹.陵墓》中有,“朱襄陵,在柘城县城东10里有朱堌,上有寺以守焉。”又见该志卷50《寺观》:“朱堌寺在柘城县城东10里,明建。上有朱襄陵。”在该志卷51《古迹.古城》中有:“朱襄城,在柘城县。按朱襄氏,伏羲之后。禅通纪,谓其都于朱,故号朱襄氏。”清光绪本《归德府志》卷33:“朱堌寺在柘城东10里,上有朱襄陵,故名。”而在各种版本的《柘城县志》中则有更多类似记载。
在柘城,至今流传着朱襄氏的传说:朱襄氏在柘城时,正值恶魔作怪,常刮大风,飞沙走石,天干地裂,五谷不丰。朱襄氏心急如焚,决心降伏恶魔,为民除害。他召集士达、飞龙***商降魔之策。他们认为:恶魔乃邪恶之气,斜必畏直。最直莫过于琴瑟之弦,于是就决定造一把瑟来降魔。士达、飞龙忙着准备柘丝、良桐。朱襄氏命能工巧匠,精心制作了一把瑟。一日,黄沙蔽日,恶魔又来作怪。朱襄氏便携瑟登场,迎风而鼓,瑟声高亢激越,怪风渐息,天空彤云密布,立时大雨如注。从此百姓过上了平安无虑的生活。朱襄氏为朱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以高寿109岁面终,朱邑百姓,哀痛万分,人人添土,封墓如丘。明成化年间(1465年—1987年)又在墓前修建朱襄王祠庙,建有大殿、山门、配殿***十余间。到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时已“庙貌荒废”,光绪十二年(1886年)又重修。解放后改为学校,即今柘城县大仵乡朱堌寺学校。现仅存有明惠帝朱允炆祭炎帝朱襄时亲植的皂角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而重建的炎帝朱襄陵园,占地120亩,陵高10.9米,周长158米,恢复了昔日的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