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是什么意思
要塞,指险要的关隘,亦作要隘,常出现在边城的要害处,是一种特别加固且固定的军事设施,如今要塞一词一般是指16世纪在欧洲特别流行对抗炮兵的防御设施,这种设施不但提供对炮兵的防御,而且还给防御者提供射击要塞周围地区的条件。
要塞一词出现于14世纪初,它们渐渐地代替了欧洲的城堡。从约15世纪到17世纪中,要塞主要是一种混合了城堡、宫殿和要塞的建筑结构,此后这三种建筑便开始分化,而最初的要塞往往是特别加固的城市。
图片
扩展资料:
中国
战国时期的兵书《尉缭子》中就有要塞一词:“津梁未发,要塞未修,城险未设,渠_未张,则虽有城无守矣。”在中国古代,要塞泛指在隘口和津要地点构筑的城、堡等防御体系,与关隘、关塞同义。
中国古代要塞主要由城墙、敌台和护城壕构成,能有效地抵御进攻者的云梯、撞槌和_击。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术思想的演变,作为战争中重要防御设施的要塞,也日趋完善。如明代在长城沿线的重要隘口修筑了一系列要塞,构成了以长城城墙和要塞相互依托的永备筑城体系。其中著名的要塞有山海关、居庸关、雁门关、嘉峪关等。山海关在明代属蓟镇管辖,与辽东镇毗邻,北倚燕山,南濒大海,是从东北进入华北的咽喉要地,要塞就建筑在山与海之间的隘口上。山海关关城平面略呈方形,周长4千米以上,北、东、南三面有宽约16米、深约8米的护城河环绕。城墙为高约14米、厚约7米的包砖墙。关城四面均有关门。东、西门外各有一座凸出的小罗城,用以加强防守。关城东门上方高大的城台上建有城楼,门洞里设有门扇和闸,门外建有瓮城。城楼东、南、北三面开有箭窗68个,形似箭楼。在关城南、北不远处长城内侧筑有南、北翼城,是屯兵的处所。关城东门外还有许多城堡、墩台,作为前哨。长城向关城南面延伸入海,端部称老龙头。老龙头北有濒海的宁海城,是山海关的右翼屏障。长城从山海关往北延伸约2.5千米抵达燕山山麓,然后沿山脊盘旋而上,其内侧角山,墩台、敌楼林立,是山海关的左翼屏障。山海关就是这样一个由关城、翼城、前哨城堡、墩台和两侧长城城墙、城堡组成的严密的要塞防御体系。
19世纪初叶,中国在沿海、沿江要地构筑了炮台式要塞(见炮台),用以防御拥有大口径火炮和军舰的资本主义国家军队的入侵。如虎门要塞位于珠江口,按三道防线配置。第一道防线由沙角炮台和对岸的大角炮台组成;第二道防线构筑有南山、威远、靖远、镇远诸炮台,以及位于江心岛上的横档、永安两炮台,是要塞的核心阵地;其后的大虎炮台为第三道防线。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要塞设防的不完备,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虎门要塞在一天之内即被英军攻占。
欧洲
欧洲早期要塞的筑城设施是城墙城塔体系。16世纪,由于火炮威力和射程增大,要塞的组成和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减少被弹面,城墙、城塔降低高度,加大城墙的厚度。城塔的平面面积增大,可设置多门火炮,以便对围墙接近地实施正面防御和对壕沟进行侧射。置炮的城塔初期为圆形(称为圆台堡),后来为了消除射击死角而改为五角形棱堡。棱堡突出于城墙外,两个相邻的棱堡和中堤(棱堡之间的城墙)构成一个棱堡正面。由附属工事加强的几个棱堡正面连接起来,称为棱堡体系,即棱堡式要塞。它一直沿用到19世纪中叶。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发生了大规模战争,战争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军队。在新的战争、新的战术思想面前,规模较小、常备守军不多、基于单纯防御指导思想的棱堡式要塞,难以完成战争所赋予的坚守任务,这种要塞在围攻火炮的轰击和敌方的强击下很快陷落,或由于防御范围有限而被迂回、围困。于是,防御正面和纵深增大,便于兵力机动的堡垒式要塞在西欧一些国家相继出现。这种要塞的纵深可达10千米以上,其核心仍保留着带有围墙的内堡垒,在距内堡垒6~8千米的外围,配置一线堡垒带,堡垒之间相距3~4千米。在一线堡垒带与内堡垒之间配置二线堡垒带。堡垒是要塞的主要支撑点,内驻炮兵和步兵。堡垒之间设有重炮炮台,其炮火可以支援两侧堡垒。要塞内还配备有强大的预备队,并预先构筑有野战工事和机动路,提高了要塞防御的灵活性,增加了敌方围攻、迂回的困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比利时的列日、那慕尔、安特卫普和法国的莫伯日等要塞在短期内相继失陷,没有起到阻止和吸引大量敌方的作用,证明要塞筑城体系已不能适应当时的战争规模和武器的发展及攻防战术的变化。这种孤立的封闭式的要塞,其工事和重型火炮集中配置、独立防守,缺少友邻和后方支援,极易被摧毁、攻陷和迂回。而在战争中,能进行有力抵抗和长期坚守的是那些由堑壕、炮台和铁丝网等构成的有较大纵深的带状阵地。因此,欧洲一些国家战后在国境线相继建设了以堑壕、掩盖射击工事和地下掩蔽工事为主,沿正面连绵延伸、纵深梯次配置的堑壕阵地筑城体系(如马奇诺防线、曼纳海姆防线和齐格菲防线等),用以取代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