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鲁班书》是一本工匠用的建筑书籍,可为何古人都害怕读?
《鲁班书》是一本关于土木建筑类的书,传说是建筑行业的祖师爷鲁班写的。但是,这样一本书,历朝历代对它都是如临大敌,把它放在禁毁的行列。而且据说读了这本书有个可怕的后果,就是学习的人必然会在“鳏、寡、孤、独、残”中占一样。所以,这本书又叫做《缺一门》。
有一个故事是用来验证“缺一门”的。传说鲁班曾经按照《鲁班书》做了一只木鸢(相当于最原始的飞机),鲁班的妻子觉得很新奇,便骑着上天了。没想到,到天上后,她突然临盆。木鸢被血污一染,立刻失去灵性,从天上跌下来。鲁班的老婆和他刚出生的儿子都摔死了。于是,鲁班便立下诅咒,以后学这本书的人,都会“缺一门”。既然这样,谁还敢读呢?那么,一本关于土木建筑的书,为什么却搞得这样可怕呢?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鲁班书》这样的文献,为正统思想所不容。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是儒家。儒家在其老祖宗的时候,就和鲁班(公输班)的墨家不相容。儒家一直以维护周朝的等级秩序为己任,呼吁所有的人安分守己,克己复礼。说白了,儒家是维护权贵者的利益。而墨家的成员则主要是下层工商业者。他们一直处在社会的底层,他们从事的“工商”行业,又是被社会所瞧不起的。“士农工商”,他们的地位甚至低于种田的农民。显然,他们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是很不满的。儒墨矛盾,一开始就很大。
后来,从汉武帝开始,儒家因其维护权贵者的利益,因此被统治者升格为正统思想,或者说叫做“国家美学”。这样一来,工商业者的主张,工商业者的地位,更是完全得不到保护。中国古代科学家、工程师不少,但是,这些人却很少在当世被高度重视的。张衡、祖冲之、宋应星这些人,他们在当世受到什么重用呢?没有。人才选拔上,也从来不重视科学技术人才。不管是之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还是后期的科举考试,都只是把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在儒家经典中找问题,在儒家经典中找答案。从来没有过把“巫医百工”的经典作为考试内容的。不但不会拿“巫医百工”的经典来考,还把“巫医百工”的经典鄙视得一无是处。“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认为,“巫医百工”的东西就是怪力乱神,就是奇技淫巧。
第二,《鲁班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科学文献。《鲁班书》如果是一部很严肃的科学文献,或者是一部很严肃的技术文献,那它就算不能成为主流经典,也会得到很好的认可。毕竟中国古代就算不重视“巫医百工”,但是却也是要用的。需要算历法,需要修房子,所以有实用性。秦始皇焚书坑儒,焚的都是儒家经典,并没有焚烧“巫医百工”的书。蒙古人西征时屠城,都会把工匠们保护起来。
但是,《鲁班书》并不是一部有实证精神的科学书籍。其实不仅仅是鲁班书,古代的很多“巫医百工”的书,都是以奇门八卦为基础附会出来的,缺乏科学精神。就比如说前文说到的木鸢,它之所以能飞到天上,是因为给它下了咒语。最后之所以从天上跌下来,也是因为染了污血。所有这一切,都没有任何科学的解释。而外国近代研究飞行器,人家是建立在牛顿三维力学的基础上的,是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是可以实现的。《鲁班书》缺乏科学态度,自己就得不到尊敬。
再说“巫医百工”一词,为什么把“巫”放在“医百工”的前面,就说明这些行业的理论基础是“巫”。自身就不严密,又怎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