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南面”为尊?
/faedab64034f78f030938b3b72310a55b2191c5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我国古人很重视南方,帝王大都坐北朝南,天子诸侯见群臣以及卿大夫见僚属都是南面而坐;甚至在他们百年之后的陵寝,其墓碑也总是坐北朝南的。这是为什么呢?
《周易?说卦》中说:“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意思是说,在八卦之中,离卦象征光明。当太阳处在正当中的位置时,照耀南方,使万物显明,都可以看到,这是代表南方的卦。所以帝王取法离卦,坐在北方,面对南方接见群臣,听取天下政务,象征面对光明,治理天下。故而:“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古代君王登基之后便向南而坐,位置都是坐北朝南的,称为“南面称王”或“南面称帝”。
与“南面”尊位相反,“北面”在古代却是卑位,这首先得从“北”字含义入手进行解释。“北”的本义是“背”或“相背”。在甲骨文中,“北”字就是两人背靠背的样子,因此,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北,乖也。二人向背。”古时两军作战,打了败仗而逃跑的一方,总是背对敌人的,所以“北”这个字,就增加了“失败”这一义项。
《左传?哀公二年》:“大子救之以戈,郑师北。”这里的“北”,就是“败”或“败逃”。因此古文中谈到打败仗时,常形容胜方“追奔逐北”。如《史记?高祖本纪》:“秦兵强,常乘胜逐北。”秦汉以后,“败北”成为一个常用词。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后来“败北”除了指军事失败或失利之外,还被引申为在各种竞赛中失败。
正因为这样,古代人都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就连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也是坐北朝南。
除此之外,从地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地球自转导致日出日落,而我国处在地球的北半球,所以面朝正南的房子总要比其他面向的房子在一天里获得日照更充足,所以久住在这个(面南)房子里的人就比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