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演练是怎么一回事
太极与八卦
太极:语出自〈周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是<系辞传>对<易>的宇宙生成图式及<易>的制作过程的描述."太极" 一般用来指天地未分以前的状态,被认为是万物的本源.<系辞传>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从"太极" 生成来的.孔子曰:"<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夏,秋,冬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倒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也."
"古往今来,时空无限。多少功洁,昙花一现。论造福人类,誉满全球,其医疗健身作用独领风骚着,唯我风华绝代之中国太极拳。"因为太极拳不光能强身健体,它其中还包含着博大的哲学道理,经过多少年的认证我们看到凡习太极之有大成者,其必无嗔无怒,轻喜贱悲,化心中一切杂念于绵绵不绝之式中,即使在与敌争斗中也不急攻贪胜,而是以慢打快,以静制动,无招胜有招,至敌于无形之中。这正与哲学中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关系不谋而合,太极拳讲究抱元守一,依八卦而去,以太极阴阳互济,阴阳二者相互吸引,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互补互融中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拳学整体。而矛盾的关系也是如此,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在一定条件下***处在一个统一体中,二者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在太极拳中同样可以找到。
古代拳家用《周易》中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基本图形来表示太极拳的堋、捋、挤、按、采、列、肘、靠等动作,还用"八卦"为八卦掌命名。
据信八卦来自太极,而太极则通过互补的阴和阳这个二元系统控制着一切事物,阴和阳在八卦图中分别以中间断开和不断开的横线来表示。这些横线都叫做"爻(yao)",利用三根横线的不同组合,可以排出八种不同图形,把这八种卦象按一定次序排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环形图,就成为"八卦图",简称"八卦"
太极图是一个阴阳转化的圆圈,它的形式是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左旋之而为阳,右旋之而为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震慑邪恶。
传统中把八卦叫做13势,指"五行八卦"合为13。五行八卦一字有一字之用,一势有一势之法。金木水火土比喻太极的五种步法,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八卦比喻八种手法,即文章开头的八个动作。
乾卦:是先天卦中的天卦,表示纯刚而无柔,最能显示刚劲的技法。柔和刚相生互化,互不脱离。因此,纯刚是由柔而化来的,即"积柔成刚"将这一技法的实际内容命名为太极中的"堋"
坤卦:是先天卦中的地卦,表示纯柔而无刚。最能显示技击中的后天之劲---柔劲。它包含着刚性的柔,也就是"刚复而柔"。就命名为太极中的"按"。
离卦:是先天卦中的子卦,表示内柔而外刚,柔入于刚。故有"以柔克刚"的说法。即是太极拳中捋这一手法。
坎卦:是先天卦中的子卦,表示外柔而内刚,柔中藏刚。有绵里藏针之意。即太极中的"挤"。
艮卦:是先天中的隅卦,表示先柔后刚而偏柔,也有以刚辅柔之意。也将这一技法命名为"靠"。
震卦:是先天卦中的隅卦,表示先刚后柔而偏柔,也有以刚率柔之意。根据技法命名为"捩"
巽卦:是先天卦中的隅卦,表示先柔后刚而偏刚,有以柔率刚之意,因命名为太极中"采"
兑卦:是先天卦中的隅卦,表示先刚后柔而以柔辅刚,刚重柔轻。名为"肘"
将太极图用于拳技,成为太极拳,使太极拳运动的路线也曲线,弧线和圆线。太极掌以圆为法,运行轨迹是大圆套小圆,小圆练成无圆,即使是无圆也是外无圆而内有圆----意念中的圆。太极和八卦都以圆弧为本,不仅表现在外观形体运动路线和定势姿态上,也反映在身体运动上。以腰为轴的轮动无一不在贯彻圆和弧的运动:半圆,立圆,八字圆等。
太极是螺旋抽丝劲,八卦掌是缠绕劲。从技击上说,进攻时旋转前进,使力量更稳重,而且不易被对方擒拿住,防守中的接触化解,其中的消卸牵引等都是运用圆弧的形式进行的。这样,使受力面积增大,延长力的作用时间,恰到好处的升华"四两拨千斤"的境界。
作为一个喜爱太极拳的学生,我以为:太极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代表,它是由哲学,经学,及一种独特的思想境界凝结而成。在千变万化的套路中演绎着不变的思想,这种思想使天地归一,使精神与力量化为一体,是一种豁达开放、远离尘嚣的克己致胜的方法。手法圆润,恰如做人的方法一样,不是硬碰硬,而是以自己的不变应世界的万变。多加习练也会让我们心胸宽广,做事更加有原则,这是比仅作为一门武术来学的更大的优势。
传统中把太极拳叫十三势,十三势系指"五行八卦"合为十三。"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八卦"是乾、坤、坎、离、巽、震、兑、艮。其中,一字有一字之用,一势有一势之法。"五行"比喻太极拳的五种步法(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八卦卦"比喻太极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