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看完了《汉武大帝》,一边看,一边使用“百度知道”查证某些历史。相对于其它的连续剧,这个剧相对靠谱,想象的成分比较少但也不是完全遵循史实。

不光是戏分较多的演员陈宝国、归亚蕾、焦晃等人属演技派,其他的所谓配角也个个可圈可点。虽然有58集,但因为囊括的历史太多,不得不说的人与事太多,很多如果单列出来可以大书特书的人儿如走马观花般在剧中一掠而过。

前半部分拍得比后半部分细致,越到后来,匆忙、敷衍、堆砌史料、赶鸭子上架的感觉越甚。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司马迁的《史记》也逃脱了不了个人主观情绪的干扰和偏爱,果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得有自己的判断,比如飞将军李广,他真的那么怀才不遇,命运多舛?

历史上的人物不能简单的用好或坏来判断,《大汉天子》让我以为窦太后是霸道专横的代名词,可这个瞎眼老太太实在是很有能力的,汉朝的强盛她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伴君如伴虎的感觉从来没有这么强烈过,大臣不论忠奸,一条小命都悬在皇帝的嘴边,犯上作乱的要死,功高盖主的要死,又要做皇帝的替罪羊,又要为皇帝的平衡术献身,真想不通如此恐怖的官场为什么几千年来一直有人趋之若鹜。

我很想知道真实的陈阿娇是个怎么样的人?我相信她身上一定流淌着骄傲的血液,这与她生长的土壤有关。但我实在没法将之想象成一个只会胡闹没有一点政治头脑的草包,好歹也是窦太后心爱的外甥女,其母馆陶公主也不是省油的灯,一定会有所谓的潜移默化不是吗?阿娇已逝,徒留“金屋藏娇”和《长门赋》的故事流传千古。不过回头一细想,阿娇还是汉武帝的女人中下场比较好的,至少她以皇后待遇走完了全部生命,不像卫子夫、钩弋夫人那样,没有善终。

卫子夫,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身低贱的皇后,让“麻雀飞上枝头当凤凰”不再是梦。人们都只反复诉说着这个第一,却忘了她还是第一位起兵造反的皇后,哪怕那是为了帮助儿子。人们都羡慕她曾经得到了那么多那么多,可她的结局呢:女儿们被弃尸荒野,儿孙们被诛杀,自己也落得三尺白绫绕脖。如果不是侥幸逃脱的孙子后来当了皇帝,她现在的名声绝对是妖后啥的,而非动辄被誉之为“贤良淑德”——“成王败寇”是永恒的真理。如果一开始就知道不管得到再多最后都会失去,还愿意重走这样的人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