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砖建房子有什么坏处?国家为什么要禁止?

农村长大的小伙伴,相信对于路边堆满红砖的画面,并不会陌生。而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明令禁止,这些红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主要与使用红砖建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关。

01.制造红砖需要消耗黏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破坏良田土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红砖制造主要以黏土为原材料,若使用其它品类土壤代替,就无法烧制成红砖。而黏土因含沙量少、黏性好和较强可塑性的特点,是种植水稻、小麦等重要农作物的首选土壤。

由于黏土的面积有限,且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农村与城市建房数量的不断增加,黏土被过度开采,如若不及时制止,黏土资源可能会最终枯竭。

据有关数据显示,因烧制红砖消耗黏土,而损害的良田土地面积可达七八十万亩每年,对于庄稼种植很是不利。除此之外,土地及部分山体黏土的过度采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尤其是下雨时,会出现泥水成河的现象。

02.烧制红砖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很不友好。

红砖是在900℃的高温下烧制而成,进行这个环节的关键材料是煤炭,据统计每一立方米的实心黏土,需要消耗约一百多公斤的煤炭资源。在此过程中,消耗煤炭所排放的大量废气污染物,对于空气质量损害不容小觑,这也是国家禁止烧制红砖的重要原因。

许多红砖制造厂,将烧制煤炭后未经处理的污染物和废水,直接排放到空气或水源中。据相关检测,红砖厂附近重金属离子、有毒物质等含量较高,对于周边空气环境,和周边生活居民的身体健康,都有较大威胁。

此外,也有机构对用红砖简称的房屋做过一些监测,发现其中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

03.红砖的承重能力并不突出,不能满足在有限土地建造更多房子的需求,否则会有安全隐患。

在越来越紧张的土地资源背景下,如何在规定土地面积内,满足更多人的住房需求很关键。横向面积无法扩展,就只能从纵向高度入手,即建造更高更多楼层的房屋。这就要求房屋建筑材料具备相应承重能力,才能保证安全性。

但红砖的承重能力较差,无法达标,一旦超过承重限度,房屋就会变成危房,造成坍塌的严重后果,因此国家是命令禁止的。

04.随着科技发展,存在许多其它产品可以替代红砖,成为新型建筑材料。

使用红砖的局限性和不利影响,导致它被国家禁止,并逐渐淘汰。虽然某些地区仍有途径可以购买到红砖,但它的价格普遍较高,且使用率同以前相比大大降低。

旧的事物逝去,新的材料接力。顺应时代潮流,一些新兴建筑材料如水泥砖、空心砖等都可以代替红砖,满足建筑房屋的需求。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也提升了房屋的安全性。

红砖绿瓦固然美好,但也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迎接新兴事物走进现代化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