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班小娃的跳绳
背景:
跳绳,在幼儿园的教学计划中,应该是大班的内容。小娃中班时,我看到身边的一些大半岁的孩子能跳绳,心里就开始记挂,甚至隐约还有一些担心,怎么去突破跳绳第一步?
因为,跳绳跟拍球不一样,小娃从小经常会拿一只球玩,玩着玩着就拍起来了。而似乎没有哪个小娃从小就带一根跳绳玩的。
虽然一直有所担心,但可能平时还是活动太充实了,所以一直都没有进入跳绳练习环节。
过程:
大班开学已经半学期了,前两天小娃突然回来说,在幼儿园跳绳PK了,自己跳了一个,而多的人跳30多个了。我当天就翻出了家里早就买好的跳绳,跟小娃一起练习。一开始真有点难,手、绳、脚三者要协调一致,不容易做到。
但是,我心里非常楚地明白,跳绳不是个什么高难度的事情,每天跳一跳,从1到3,从3到5,从5到10 ,从10到20 ,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很淡定不着急。
但,再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是有讲究的,所谓的事半功倍。
于是,我帮小娃总结:手带绳子从身后向上到头顶时,数1;手带绳子从头顶往下时,数2;绳子快落地时,数3,同时脚跳起。当晚就跳到了3个。当跳到3个时,我就明白,小娃的跳绳算是学会了。我跟小娃说明天我们肯定能跳到5个或者6个,结果第二天跳了15个。第3天跳了43个。跳着跳着还自然而然地玩起了“花式”。
启发:
1.交流。
从平时开始,时常引导孩子回家说一说幼儿园的事情,这样不仅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且帮助孩子留意观察生活,帮助孩子逐步学会更好地表述生活中的事情,这跟日后的作文能力也是息息相关的。
如果常花很多时间看一些远远跟我们生活无关的明星八卦,而不常多陪孩子聊天说话,那么孩子渐渐长大,就一定渐渐关紧自己的房门,渐渐跟父母无话可说,相信没有做父母的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
用心做父母,每一天都很重要。如果说,我家小娃回家没有说跳绳的事情,我就一定不能及时帮他练习,在家没有练习,在幼儿园PK中就一定会输。如果一件事两件事三件事,孩子慢慢习惯了输,当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开始向孩子要分数要名次,那就是强人所难了,不是吗?所以,建议大家花时间与娃对话,让亲子交流变成一种习惯。
2.平和。
我自己是个教师,有10多年的工作经验,但就小娃跳绳这件事来说,我是真正存在过一点点担忧的。身边过度紧张焦虑的家长太多啦。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父母遇事不冷静瞎焦虑,一定传递给孩子。生活处处皆学问,问题才是真正推动我们成长和进步的载体。只有充分地抓住遇到的问题,逐步学会平和、理智、巧妙地应对问题,才会慢慢获得真正的成长或者优秀。人生中的各种小比赛,小考试等等都只是0,正确的心态习惯的养成才是1,有了1,0才有价值,否则0永远是0。
3.定位。
这里的定位,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幼儿园无疑才是一个孩子一生漫长的求学过程的开始,如果从一开始,小娃就习惯了各种垫后,到了小学初中突然要他去争名次争分数,就会有些积重难返。要不说三岁看一半,七岁看一生呢。我家小娃练习跳绳的前几天,正着迷于电脑上的各种小游戏,几乎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玩游戏,但是有了跳绳这件事之后,他自己主动积极地练跳绳,把游戏放到了其次。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在幼儿园处于比较能干的地位,中班时拍球,拍了1000多个,由老师亲自数,得到了老师很大的表扬。
在这里,大家应该更全面地理解,常常听说的好习惯养成的教育观。好习惯不仅仅是遇到熟人打招呼,饭前洗手,对自己的定位也是一种无形的习惯,而且很重要。
4.方法。
最后,简单说一说方法。在小娃跳绳这个案例中,提及方法的就是帮小娃总结开始练跳绳的三步骤。确实,跳绳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个很简单甚至也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多玩自然就会。但对于小娃来说,跳绳从不会到会,就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成长的快慢和水平的高低,基本就是取决于应对“难事”的效率。从简单的难事开始,引导和培养小娃,逐步养成找方法,抓关键的习惯,对于他今后逐步遇到更难的难事,是一件意义深远而重大的事情。好像说回来又是习惯的问题。作为一个年轻的家长,应该能体会到习惯的重要性,也应该能体会到陋习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所以说好习惯受用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