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们而言那只是一杯咖啡,对我来说则是我的半部人生

? 邂逅咖啡在在20岁以后,还记得第一次品尝是大哥用滴滤式咖啡机慢慢熬煮的清咖。当浓浓的焦香味溢满整个房间的时候,有一种期待的小兴奋。

哥哥给我冲上一玻璃杯的时候,猴急的我赶紧呷了一口,哎呀好苦,感觉那滋味与咳嗽药水也没多大分别,自此对咖啡的好感仅停留在那萦绕满屋的好闻的嗅觉中。

之后随着电视里的速熔咖啡广告越来越多,毛脚媳妇上门讨得未来公婆欢心的、七年之痒的夫妻饭后靠一杯咖啡融洽感情的、哈欠连天的加班一族靠着“香浓美味、意犹未尽”吊起精神的......每一则接地气的广告都能勾起人们的购买欲。

咖啡渐渐走进了寻常老百姓的家里,只是当时普遍的三合一咖啡被我当作麦乳精来喝,令学生一族的我,当年体重飙升到“剽悍、壮实,胖?傻傻分不清楚”。

到了本命年偶然经过乌鲁木齐北路的欧洛咖啡屋,斗大的“现磨咖啡”的广告,那熟悉而又焦香加倍的气味强烈吸引着我推门入座。笑容可人的服务女生推荐了卡布基诺,说女孩子都爱喝这款。记得那天是初秋的午后,窗外是树影闪动,室内是咖啡浓郁,商家应景地放着萧亚轩的歌曲《爱是卡布奇诺》--爱是Cappuccino 苦苦的美丽滋味......

我杯中那一层层松松的奶泡,多像那时一个接一个不着边际的梦想,好看诱人但是经不起敲打。好在那时有着经得起挥霍的青春,那时的斜阳透过窗框照在年轻的脸庞上,素颜的脸颊都闪烁出动人的光芒。

? 就像友谊会延续很多年,与敏与珍的闺蜜聚会就指定在这家咖啡馆。那时常常是与她们在羽毛球场上挥拍到汗流浃背后,背着球拍慢慢晃荡到老地方,全然不顾运动之后全吸收的危险,一份匹萨、几杯咖啡,聊聊八卦、说说职场。邻座的大叔看我们的眼神一定是羡慕忌妒恨,看这几个丫头半夜里食量生猛、叽叽喳喳,肆意挥洒着无处安放的青春。那时候我依然是卡布基诺控,只是渐渐不再加糖了,觉得淡淡的苦味更能够映衬出屡屡受挫的人生。

? 那时的欧洛的常客还有很多戏剧学院的师生,《孽债》中美霞的扮演者常常一个人在这里点上一杯意式浓缩咖啡,躲在角落里一小口一小口轻轻抿着,还时常点上一支烟轻轻吐着烟圈,倒不反感她,因她本人很漂亮也很和善,可惜后面在电视上很少再见到她,真像咖啡上的浮沫不知道悄悄漂浮在何方。

接着咖啡便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累了提神、困了解乏、吃撑了刮油,都会来上一杯。近来越来越爱现冲咖啡,那氤氲弥漫着烘培的浓香,总让我时常精神一振。口味渐渐转向爱喝拿铁,咖啡的厚实与牛奶的抚慰总让我感受到人生渐渐就如这一杯咖啡,心存梦想,但比缥缈如泡沫一样华而不实的幻想更令人踏实。儿时的伙伴已各自安家立业,同一城市却难得一见,不知她们的口感是否也随着际遇的变迁也在悄悄改变呢?

? 爸爸与我一样也是咖啡控,以前每年去给妈妈扫墓回来经过虹桥高铁站,我与姐姐总是陪爸爸到里面的星巴克小坐喝一杯。我们三人人坐在高脚凳上,一边喝着咖啡有说有笑,一边轻轻摆动着双腿,爸爸那一刻也像老顽童一样悠闲。

爸爸钟爱的是摩卡,每次见他慢慢吸上一口,香气四溢的包围中,想必甜蜜瞬间就占据了他的味蕾。爸爸时常对我形容他爱摩卡的原因--有了巧克力酱与牛奶的参与,全然驱走了咖啡本身的苦涩。我也在日后的品茗中似乎慢慢读懂了爸爸,早已阅人无数、历经风雨的他,还难得保留着最本质、最单纯的心思,如孩童般不屑于去品味甜之外的滋味,维护着浓烈、甜腻的口感,宛如留下人生画布上那抹最热烈、鲜艳的色采。

? 后来爱咖啡香的爸爸走了,在他走后的第4天,我鬼使神差般地来到以往那家爸爸也会去的咖啡馆,点了一杯他最爱的摩卡。熟悉的拉花出现在眼前,对面的位子却是空空的,我的眼泪难以抑制地流下来。那一个下午,店员没有问我悲伤的原因,只是默默地给潸然泪下的我递上的一张又一张的纸巾,一个人楞楞地坐了半晌,陪伴我的是一杯渐渐冷却的咖啡和一波波接踵而至的怀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咖啡好像人的一生,甜蜜还是苦涩,往往被自己的心态决定。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咖啡师,从筛选、烘培、研磨,调制,好比一杯咖啡的诞生,从种子到杯子,一系列的过程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 心平气和还是心绪浮燥,控制自己手腕力量与轻微气息的变化,都会影响着咖啡成品后的口感。咖啡的人生还在继续着,任何滋味都是生活真实的反应,唯有坦然接受,不悔过往不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