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郑州商城城址有哪些建筑特点?

郑州商城城址城墙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的平面近似长方形,四垣周长6960米,其中南墙与东墙各长约1700米,西墙长约1870米,北墙长约1690米,墙基最宽处达32米,局部地上残留最高约5米。城周有缺口11个,其中有的可能是城门。城墙系用土分层、分段版筑法夯成,其横剖面呈梯形,每段长3.8米左右,夯层较薄,夯窝密集,相当坚固。在城内外两侧筑有护城坡,护城坡夯层则是斜坡筑成,内侧较缓外坡较陡峭。平均底宽约20米,顶宽约5米,高约10米。

外城墙位于内城南墙和西墙之外约600-1100米。早在上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们在内城外东南二里岗一带,即已发现外城墙2100米。至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在内城外南、西南侧又发现两段外城墙,分别长980米和435米。三段外城墙相连长度500多米,形成一个朝向东北的大敞口,圈筑在内城东南角、南墙、西南角及西城墙南段之外,对内城形成一个环抱之势。在内、外城墙之间,多分布有商代文化遗存,而在外城墙之外则基本没有商文化依存分布。

城内东北部有宫殿区,还有小型房基和水井等遗迹。城内东、北部近40万平方米的较高地带,现已发现有3座大型宫殿的夯土台基建筑遗存,应是商代大贵族居住的宫殿区。宫殿区东部还有蓄水池和输水管道等贮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