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为什么叫杜鹃呢?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羊踯躅等,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其名称的由来与杜鹃鸟有关。相传古代的蜀地,由于连年洪水不断,民不聊生,有个叫杜宇的青年猎人,带领民众治水并获得成功,被拥戴为国君。
他当国君期间教民众务农,很得民心。但后来他被阴谋家陷害致死,死后冤魂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杜鹃鸟徘徊翻飞,叫声凄厉,好像不停地催人“快快一割麦”。由于春天杜鹃鸟啼鸣时正值遍山的杜鹃花盛开之时,鸟鸣与花开恰好在时令上巧合,而杜鹃鸟的嘴角天生有一红斑,像鸣叫不止滴出的鲜血,红斑与红花又在颜色上巧合,故而花鸟同名,流传至今。杜鹃最早被称作鸠。《夏小正·三月》记载了“摄桑、委扬……鸣鸠”,在夏代,人们注意到杜鹃在农历三月的鸣叫,并据此安排农事。鸠的鸣叫因像“布谷”二字的发音,又恰逢播种时节,在汉代,又名布谷。
杜鹃在江南叫鶗鴂。屈原《离骚》中有“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这里的鹈鴃就是鶗鴃。诗人因鸟的凄苦哀鸣感慨,仿佛百草都失去了生机。杜鹃开始成为“怨鸟”。那么,杜鹃这个名称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得从它常出没的西蜀地——四川谈起。
——扬雄《蜀王本纪》记载的故事
故事演变为望帝化身杜鹃的传说。蜀地的方志《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时值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因杜宇的离别,蜀人感到哀伤,听闻到杜鹃的鸣叫,就将望帝(杜宇)的离去与悲鸣的子鹃联系起来,这种鸟也因此被称为“杜宇”。后来,人们将这种杜宇变化而成的子鹃混称为“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