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策列传文言文答案
1. 《龟策列传》是什么书
这是专记卜筮活动的类传。
“龟策”是指龟甲和蓍草,古人用它来占卜吉凶。《礼记·曲礼上》曰:“龟为卜,策为筮”。
说明古时卜用龟甲,筮用蓍草。《太史公自序》曰:“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各以决吉凶。
略窥其要,作《龟策列传》”。它指明了写作此篇的动机与缘由。
司马贞《史记索隐》认为:“龟策传有录无书,褚先生所补。其叙事烦芜陋略,无可取。”
张守节《史记正义》亦曰:“《龟策》言辞最鄙陋,非太史公之本意也。”刘知几在《史通》中具体指出:“寻子长之列传也,其所编者唯人而已矣。
至于龟策异物,不类肖形,而辄与黔首同科,俱谓之传,不其怪乎?且龟策所记,全为志体,向若与八书齐列,而定以书名,庶几物得其朋,同声相应者矣。”这些评说集中代表了对《龟策》所持的否定意见。
然以历史的观点,平心静气,研读此篇,观其寄意,全文并非皆无可取之处,全篇也难断皆为褚先生所补。正如李桢所言:“观其寄意微妙,夫岂少孙所能?……篇中具列三代祯祥,后又杂引周公讨纣,晋文、晋献、楚灵之卜,以见卜筮分异吉凶,其兆应初无不信城,而必要诸时人之明察,隐以见汉事之不必然也。
末援据书之稽疑,以明古有而不专之道,所以通帝之蔽,莫切于此。”(《畹兰斋文集》卷一)史公在文中强调指出,龟兆能预示出内在的趋势,而人能看到外部的表现;君子认为那些轻视卜筮不信神明的人是糊涂,背弃人谋、而只信从吉祥之兆,鬼神也得不到应有的对待;《尚书》记载了解决疑难的正确方法,要参考五种见解,卜和筮为其中两种,“五占从其多,明有而不专之道也”。
它集中反映了史公以圣人重事,必择贤用占的正确主张,其意可谓深邃透辟。 至于褚先生所补内容,其一写太卜所得古代占龟之说,叙事尚简。
其二写宋元王梦见神龟,“江使触网,见留宋国。神能托梦,不卫其足。”
可谓叙述生动,引人入胜,善于剪裁,详略得当。尤以元王与卫平的对话描写十分突出,一问一答,颇具情理,措辞平易,说服力强,真实地揭示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其三写西汉时期卜筮的各种卦体及命兆之辞,多达六十七条,具体而详尽,为今人提供了有关的历史资料,其存录之功,不可没。但这方面的内容十分繁杂,而行文又多重沓,言其烦芜鄙陋亦不为过。
2. 宋元王二年《史记·龟策列传》
宋元王时得龟,亦杀而用之。谨连其事于左方,令好事者观择其中焉。
宋元王二年,江使神龟使于河,至于泉阳。渔者豫且举网得而囚之,置之笼中。夜半,龟来见梦于宋元王曰:“我为江使于河,而幕网当吾路。泉阳豫且得我,我不能去。身在患中,莫可告语。王有德义,故来告诉。”元王惕然而悟。乃召博士卫平而问之曰:“今寡人梦见一丈夫,延颈而长头,衣玄绣之衣而乘辎车,来见梦于寡人曰:‘我为江使于河,而幕网当吾路。泉阳豫且得我,我不能去。身在患中,莫可告语。王有德义,故来告诉。’是何物也?”卫平乃援式而起,仰天而视月之光,观斗所指,定日处乡,规矩为辅,副以权衡。四维已定,八卦相望。视其吉凶,介虫先见。乃对元王曰:“今昔壬子,宿在牵牛。河水大会,鬼神相谋。汉正南北,江河固期,南风新至,江使先来。白云壅汉,万物尽留。斗柄指日,使者当囚玄服而乘辎车,其名为龟。王急使人问而求之。”王曰:“善。”
于是王乃使人驰而往问泉阳令曰:“渔者几何家?名谁为豫且?豫且得龟,见梦于王,王故使我求之。”泉阳令乃使吏案籍视图,水上渔者五十五家,上流之庐,名为豫且。泉阳令曰:“诺。”乃与使者驰而问豫且曰:“今昔汝渔何得?”豫且曰:“夜半时举网得龟。”使者曰:“今龟安在?”曰:“在笼中。”使者曰:“王知子得龟,故使我求之。”豫且曰:“诺。”即系龟而出之笼中,献使者。
使者载行,出于泉阳之门。正昼无见,风雨晦冥。云盖其上,五采青黄;雷雨并起,风将而行。入于端门,见于东箱。身如流水,润泽有光。望见元王,延颈而前,三步而止,缩颈而却,复其故处。元王见而怪之,问卫平曰:“龟见寡人,延颈而前,以何望也?缩颈而复,是何当也?”卫平对曰:“龟在患中,而终昔囚,王有德义,使人活之。今延颈而前,以当谢也,缩颈而却,欲亟去也。”元王曰:“善哉!神至如此乎,不可久留;趣驾送龟,勿令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