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外,望尽天涯路——萧峰随笔
萧峰之后再无英雄
这两天听金庸小说的剖析节目,忍不住又去重温了一下《天龙八部》中萧峰在少室山上的那一段视频。尽管这段我看了很多遍,再看仍是觉得心潮澎湃。
金庸小说中,萧峰大约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男主角。
金庸老先生的小说我看得不多,但在看过的那部里,总觉得男主角莫名地让人喜欢不起来。
韦小宝就不说了,做朋友固然不错,却也不是能够交心的那种,要是选了他做丈夫,首先还必须和一大堆姐姐妹妹搞好关系,想想就够头疼。
杨过应该是讨人喜欢的,书中就有“一见杨过误终生”的说法。只是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我只看到程英、郭芙、郭襄对他情根深种,他只爱小龙女一个。大家都爱得很深,可我没有丝毫感动。主要因为我翻了几遍也没看出杨过哪里能够让几个女人爱得死去活来的地方。尤其是郭襄,如此玲珑剔透水晶心肝的玻璃人,却偏偏喜欢上这么一个人,还那么执着,让人想破头也没想出原因来。
张无忌让人感觉拖泥带水,喜欢赵敏又和小昭、周芷若、珠儿不清不楚。空有一身绝顶功夫,却像是不通世事的孩子一般。尤其是后来,忠奸是非都看不清,一点决断力都没有,感觉整个就是为了陪衬杨逍。
陈家洛就更没劲,原本是喜欢霍青桐的。后来看见霍青桐和女扮男装的李沅芷举止亲密,就自惭形秽,转而爱上香香公主。后来听见香香公主说,我和姐姐一起伺候你,他又喜形于色,此等形象甚至还不如韦小宝。韦小宝至少是真小人,陈家洛却是地地道道的伪君子。更糟糕的是,他还自我感觉良好地自认为是顶天立地的正人君子。真不知道如此优秀的霍青桐看上他哪一点。
相比之下,倒是无数的配角显得更为出色,屡屡出现男配角抢了男主角风头,占尽风流的情况。不知道金庸老先生为有意还是无意,总将男主角写得如此不堪,让人爱不起来。
***? ***?***
萧峰却是一个异数,在一众黯淡的主角中,他如浩浩星辰一般,在墨般茫然的夜色中,闪烁出银亮璀璨的星光,让整个夜空都为之颤动。
最喜欢的就是少室山上的那一段。丁春秋挟持了阿紫,逼庄聚贤杀了少林方丈。丁春秋说了一句“丐帮的降龙十八掌比不上星宿神功”,此时萧峰一声怒喝:“谁说降龙十八掌不如星宿功夫!”人未到声先到,随即镜头一转,便是萧峰带着十八名契丹武士,一骑绝尘而来,匹马登登,乱踏黄沙。这种拍摄手法让人联想到《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的情景,先声夺人,再是人物登场,这一幕拍得让人拍案叫绝。
萧峰一路走向丁春秋,旁边的人迫于萧峰气势,不由自主让开一条路。其中有一人按捺不住,想冲上去动手,萧峰停住脚步,略略回头,一个眼神就吓得那人不敢再有所动作。此场景让我联想起《项羽本纪》中项羽“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
如此气势!如此胆略!让人感叹,英雄二字怎生书,此一人当之无愧!
难怪一向怪声怪气,习惯找茬,满口“非也非也”的包不同都不得不赞一句:“果真英雄!”难怪一向视佛门戒律如命的虚竹也忍不住冲上前去,“大哥,三弟,你们喝酒怎么不叫上我?”
妙就妙在,金庸写慕容复、庄聚贤、丁春秋与萧峰一人对战,颇有三英战吕布的味道在其中。同时,慕容复与萧峰又有“南慕容、北乔峰”之称,本应是旗鼓相当。结果慕容复为了所谓的“复兴大业”,偏要自降身价,与庄聚贤、丁春秋来个以一敌三,还没讨到丝毫便宜,反被一直看不起的段誉搞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输了面子又输了里子。
相比之下,倒更显得萧峰顶天立地,无论他是契丹人还是中原人,都让人折服于他的大度坦诚、义薄云天。
***? ***?***
最要命的是,萧峰又不是那种“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浅薄莽汉。漫说后来耶律洪基赐给他一百多个美女,单是阿紫的一往情深,又有多少男人禁得住?要知道阿紫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女,否则游坦之怎么会一见之下心动至死?
然而萧峰心中却只有一个阿朱。他为了阿朱,明知道聚贤庄全是一心要杀他的仇人,还是带了阿朱闯了进去。自己命在旦夕,还将阿朱托付给了白长老,要白长老保证阿朱的安全。
我拼了这条命,也要护你周全。
后来他带了阿紫,满草原地找人参要保住阿紫的命。然而,他做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兑现对阿朱的承诺。“我照顾你,只是因为你是阿朱的妹妹。”
有一个镜头:在草原上,耶律洪基对萧峰说,要多少汉人女子都行。而萧峰望着远方,淡淡道:“我既误杀阿朱,此生终不再娶。 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岂是一千个、一万个汉人美女所能代替得了的? 皇上看惯了后宫千百名宫娥妃子,哪懂得‘情’之一字?”
十年后,这一幕仍让我记忆犹新。只这一句,能让多少自诩情圣的男子汗颜至死?
阿朱何其不幸?阿朱何其有幸?
你懂我,我懂你。不能相濡以沫,却无法相忘于江湖,只留下雁门关外牧马放羊的许诺,言犹在耳,人已不在。
他武功绝顶,偏又不把输赢放在心中,是不是武功第一,对他来说根本不重要。
他可以坐拥美女,却只对阿朱一人情根深种,至死不渝。
他豪气干云,义薄云天,又不让人觉得粗糙做作,唯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畅快淋漓。
偏偏英雄短命,被这国仇家恨所逼,被这百姓安危所逼,被自己的良心责任感所逼,放不下丢不掉,最终落得个无处可去的下场,只能回到雁门关悬崖处。
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干干净净落得无牵挂。
记得有位文学老师点评说,萧峰是金庸笔下最大的英雄,他将英雄演绎到了极致,所以《天龙八部》之后,金庸写了《鹿鼎记》。因为连金庸老先生这样的妙笔,都无法再塑造出一个高于萧峰的英雄。
武侠世界中刀光剑影,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是,萧峰之后再无英雄。
how+?=-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