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望楼如何传信?
在我们大唐,常见的通信主要方式有: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旗语等。每种通信的方式都有它最适合的场景,综合考虑之下,我们选择了旗语加击鼓的方式。
每座望楼上的四面都设置了旗语装置。旗语装置通常是三乘三或二乘九的木头格子。每个格子内可放置白、紫两色不用的彩布。明显的色差足以让间距为三百步的望楼及时的读取到彼此的信息。将灯放入格子里,以光亮代替彩旗显示。虽说没有宵禁的那几天长安城夜晚灯火辉煌,但是这个高度上还没有谁能与望楼传信亮光媲美。
除了视觉上的传递,我们还让望楼配以声音传递信息。为了让鼓声能在嘈杂的长安城里轻易的被分辨出来,我们特意从波斯进口了蜥皮鼓。蜥皮鼓的鼓声很具有特色,低沉且清晰,传播的距离也很远,绝不会和节鼓、街鼓、登闻鼓之类的声音混淆。这样一来,不论是正在待命的武侯,还是在外办案的旅贲军,望楼的鼓声一旦响起,他们也能马上作出响应,大大的提升了我们的办事效率。
发送设备的问题已经解决,接下来我需要考虑的是信息加密。作为安防严密的靖安司,传递信息必须要加密,这是我的强制性要求。于是我给徐宾下达了任务,编配出一套合理的加密语言。并且,非靖安司特定之人,绝对不能读懂我们传播信息的含义,以此来保障我们的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