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历史的了解和看法! 要好的 不要乱七八糟的 要迅速

这个问题实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你会有不同的了解和看法。超出40岁以上的,是我的见闻和推测。若不合阁下意,请勿怪。

10岁以下,祖国的历史其实是一些英雄人物的历史。我所了解的祖国与层出不穷的英雄紧密相连。我不大了解什么是祖国,但我绝对熟悉那些组成这个祖国的英雄。他们有些并不一定真实存在。但他们是我对这个祖国的最初的印象。他们有盘古,他们有孙悟空,他们有岳飞,他们有武松,他们有赵子龙,他们有后羿,他们有黄继光,他们有董存瑞等等等等。他们是无所不能的,他们是崇高的,他们组成了我们的祖国。也许我是他们的子孙,也许他们是我的图腾。但无论如何,我以我所在的祖国而骄傲,我以我能降生在中国而感到自豪。

20岁以前,祖国的历史加入了许多别的成分。我的祖国除了有无数让人引以为傲的英雄,也有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遗憾。我曾为那些遗憾感到惋惜,我也曾为先人们曾经的软弱和不堪感到叹息。我曾立志绝不让自己的后代再度背上屈辱的烙印,我曾将振兴这个最古老的文明而树立许多牺牲自我的誓言。这些历史基本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其间也有许多不一定就是现实的写照。我为之骄傲的有真实也有虚幻,我为之遗憾的有真实也有虚幻。那个年纪我无法一一求证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也许我知道这些答案中本身就有真和假,但我仍然为我是这个祖国的一员感到骄傲,我仍为降生在这个国家感到自豪。那些历史包含了自黄帝至溥仪的许多帝王将相。那些历史既包含了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强音也包含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低谷。即使如此,我仍然认为以一己之力改变一个世界并非梦想。我仍为我的祖国的历史感到自豪。但其实是我为我是我而感到自豪。

30岁以前,祖国的历史加入了更多的成分。我开始发觉我似乎被人骗了许多年。有些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真正的历史本来就很难获知。有些则是很难被理解的,因为历史是什么样子也许人和人并不一定能达成***识。而有些是不能被理解的,因为明显的假话与谎言或污蔑,无论如何是不能被理解与接受的。我则彷徨,我不知道该相信什么,该不相信什么。我不知道该为自己感到骄傲自豪,还是该找条缝隙躲入地下。我无法正视别人的真实与组成自己的虚假。我痛恨我20岁以前所接受的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中增加一条说谎不脸红该多好。那远比应试不应试好的多。因为,当谎言被许多真实无情戳破,编写教材或历史的人或者作古了,或者远在京城的豪宅里享乐,而只有我在背负被戳破的凄凉与痛苦,那又算作什么?我开始叛逆,我开始质疑我的许多既有的认识乃至先贤的认识,我开始质疑到底我们是否真正知道什么才是真实的历史。我为谎言感到羞辱,我为自己竟然将谎言当做历史感到郁闷。我不知道,我是否还需要学习或了解更多的历史,因为我不知道那是否会给我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40岁以前,我其实还未到达40岁。我开始渴求一些证据与真实。我已经看够了许多别人说的历史,我开始创造属于我这一代人的历史。并开始认为我真的可以成为祖国历史的一部分,即使是那些神话中的英雄,也许我也能达到或超越。我开始体验什么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虽然不一定有我20岁以前所知道的玄幻,但也不至于我30岁以前所知道的那样不堪。权威与教材确实不那么神圣,也的确污垢的可以。但也不至于哪个小卒一篇碎碎念,就足以建立小卒的权威或影响。历史是什么,其实到我这个年纪才刚刚有所展现。而至于比我更小的年纪,我也不介意他们听点玄幻的故事,或被人愚弄也好,打击也罢。因今时今日早已不复民国之初。权威势大,草民势弱。昔年20岁已可为教授,今天20岁结婚都算犯法。什么是历史,历史是什么,其实该是成年人思考的问题,在如今也就是30岁以上的人考虑的问题。所谓高考历史,不如高考西游记可能更有现实意义。

也许40岁以后吧,我会更像一个老人。什么是历史可能已经不重要。因为到那时我的年龄足以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若那时我也仍在谱写历史,那只能说明,我们不仅输掉了那时的历史,也输掉了那时的社会保障。其实也许需要50或者60之后,我才能真的成为历史。也许背负“毁掉的一代”也许背负“文化嬉皮士的一代”也许成为“***和国黄金的一代”,无论是什么样的名号,也许那时什么是历史已然不重要。也许那时就算历史书上写世界是中国人的,我也安之若素,也许历史书上写我们是***和国的罪人,我也心旷神怡。但,历史对于一个已然成为历史的人来说,真的只是一种消遣。也许我出生时生产的痰盂那时都能卖到100万RMB,而一个同等岁数的人即使身死也及不上一个痰盂。但,那又如何呢?

历史,在下以为不是小说,可以当小说看。不是正经,但是可以当正经考。不是八卦可以当八卦聊。不是游戏,可以当游戏玩。历史,是个小姑娘,往往不以真实为务而总以粉饰为务。历史,也是个百宝箱,你想要什么,他都能给你什么。若如此,有所得自然很好。若一无所得,其实又伤了谁一毛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