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的时候都会让自己伸舌头,这是看什么呢?

主要是看舌体、舌苔、舌质、舌苔,舌下静脉以辅助了解病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及根据治疗后舌的变化以推测病情进退,次要是伸出舌头更方便观察咽喉左右上下后壁的情况,包括扁桃体(乳蛾)。舌诊是属于望闻问切中望的重要一点,中医则认为,舌是多个器官的外在表现之一,舌尖反应的则是身体的心肺,舌根反应的则是肾,舌中是脾胃,舌边是胆。

1、判断正气盛衰。如舌质红润表明气血旺盛,而舌质淡白则显示气血不足;舌苔薄白而润则示胃气旺,而舌光无苔而裂,则表明胃阴亏虚。

2、分辨病位深浅。如舌色红则显示邪气在气分,而舌色绛紫则表明邪气已入血分;舌苔薄,病在表,苔厚则病在里。

3、区别病邪性质。如舌质上有瘀点瘀斑则是瘀血为患;舌体胖大,可见于痰湿内停或气虚;舌苔发黄多为热邪,而苔腐腻则多为痰饮、湿浊、食积所致。

4、推断病情变化。如舌苔由白变黄,由黄转为灰黑,则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由寒化热,病情加重;而当舌苔由厚变薄,则多为病邪渐退。

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可以直接通过你的舌质舌苔以及舌下脉络的颜色、质地、水润度,以及舌苔的分布区域,对你身体状况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摸底!而后再结合脉诊以及问诊,确定辨证的准确度,最后对症下药!

舌诊是很重要的中医诊断方法,舌头是人体直观所能找到最多血脉与经络交汇之地。它的形态变化,颜色变化与舌苔变化,都能对应人体器官与代谢的各种机能状况,也就更好地印证患者的病情。人体五脏六腑,从舌头能看出问题来,这也是中华中医五千年文化,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