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岙的女子越剧发祥地
绍兴女子文戏(越剧)科班
1923年5月在嵊县施家岙村陈明辉家开办绍兴女子越剧科班。由在沪经商的嵊县人王金水出资,男班艺人金荣水为教师。因系首次举办的女子文戏科班,虽以供膳宿、满师后发给金戒指、旗袍、皮鞋为优惠条件广为招徕,但应召者仍寥寥。历时数月,方招得11至14岁女孩20余名。规定学艺三年,帮师一年,中途不得离班。金荣水和任阿求任教戏师傅。始用男班艺人的“赋子”施教,再按角色分抄单片,教了《拣茶叶》、《绣荷包》、《卖夏布》等小戏及大戏《双珠凤》。三个月后,在住地“串红台”,为女班首次登台演出。剧目为《双珠凤》,由施银花、屠杏花、马秋霞、俞菊英分别饰演霍定金、文必正、丫环秋华、倪卖婆等角色。之后又教了《四香缘》、《龙凤锁》、《玉连环》、《玉蜻蜓》及《养媳妇归娘家》等。年底,王金水与金荣水率班抵沪,以“绍兴髦儿戏”之名称演于升平歌舞台。因初上舞台,艺技敌不过鼎盛时期的男班,仅演数场,即转至小茶楼演唱。为扭转局面,科班请来京班的王和千教武戏。勉强支撑三个月后,被迫折回嵊县,后流转于嘉兴、绍兴、余姚、慈溪、东阳、天台等地演出。当时,女子演戏被视为“伤风败俗”,屡遭官府禁演、拘捕,故生存艰难,连连亏本。1925年全班转卖给嵊县崇仁人裘光贤。
施氏宗祠
绳武堂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建筑规模一般,设有道地、门厅、古戏台、厢房、天井、大堂、戏台坐北朝南,为单檐歇山顶翘角,歇山顶上饰有堆塑龙吻、瓦将军、《双单公主追狄青》藻井饰八道斗拱,井顶镌有《二龙抢珠》,藻井四周雕有八只蝙蝠,寓意发福。绳武堂其实就是一个祠堂,祠堂原本供奉的是施姓的祖宗,后来清末民初的时候,这里变成了越剧的戏台,绳武堂也就变成了越剧发源地的发源地。如今绳武堂已经成了文物保护单位,那里还专门有一个当地的戏班常驻,每日丝竹不绝。
伫立在祠堂门口,只见门口那匾额上书“良臣公祠”四个大字,进得祠堂内,就是那施家岙女子戏班的古戏台和绳武堂。祠堂正中央上方匾额上写着“绳武堂”三个笔力遒劲的大字。右侧为“硕德其英”,左侧为“世泽灵长”。
古戏台
施家岙的古戏台存在的历史已有两百多年,历经沧桑的施家岙古戏台虽经1964年大修,但因年久失修,34年后仍遭倒塌之灾,仅存四根石柱立在绳武堂内。2000年嵊州市人民政府耗资10多万元重新装修。戏台坐北朝南,为单檐歇山顶翘角,歇山顶上饰有堆塑“龙吻”、“瓦将军”、“双单公主追狄青”,藻井饰八道斗拱,井顶镌有《二龙抢珠》,藻井四周雕有八只蝙蝠,寓意“发福”。前台口置有两只石雕狮子护卫,台后屏风上饰有彩绘壁画《双凤》,歇山顶四只翘角下饰有木雕龙头,前台石柱上四只木雕雀替雕有《三国演义》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和张飞,整座古戏台显得古朴典雅。古戏台宽4.8米,离地高1.7米。古戏台四根石柱,两副楹联诗意盎然,值得一读:一弹流水再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红袖翻风鸲鹆舞,紫箫弄月凤凰鸣。
早期女子越剧博物馆
施家岙的“早期女子越剧博物馆”是全国首个村级戏曲博物馆。
施家岙村是女子越剧发源地。1923年农历五月廿六,村民王金水忍痛卖掉祖上留下的10亩良田和准备建房的材料作为资金,创办了越剧史上第一个女子小哥班科班,并培养了以施银花、屠杏花、赵瑞花为代表的一代名伶。之后,越剧日益发展,最终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
博物馆设在早期女子科班生活学习惯习过的旧址——八卦台门。这是一幢两层楼房,一楼根据原貌布置成办公室、卧室和教室,二楼为遗物和文字照片资料存放地。据介绍,博物馆收集了照片48张、“三花”(施银花、屠杏花、赵瑞花)珍贵遗物11件、科班生活原件36件、同时期物件42件,还采集整理了1.2万字的早期女子越剧文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