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各时期景观是什么?

清代迁都入关后的盛京(沈阳),仍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陪都重镇”,因而一些热衷乡土文化的骚人墨客,为给家乡或寓居之地增光添彩,便从本地或某处的名胜古迹、市井风情、锦山秀水、园林风光中,选取出有代表性的景观,并把每一景物的特色,用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字词语来命名,并赋诗歌咏。这样既表达了对家乡景物的赞颂,又便于人们的口碑相传和记忆,更能使异彩纷呈的景致引起游客的关注,以褒奖每处景观之妩媚、灵秀,彰显其历史之悠长,文化之绚烂。

清代盛京街景

盛京古城,自顺治、康熙年间开始,便有“盛京八景”“留都十六景”相传。乾隆年间,盛京有脍炙人口的“ 万泉八景”。同治年间有“ 留都十景”。光绪年间,有“陪京八景”。清末有“奉天八景”“福陵八景”和“昭陵十景”。在此后的各个时期,又相继有“沈阳八景”等景观产生。改革开放以来,沈阳日新月异,又出现了“沈阳新十二景”、沈阳新十大名片、“沈阳十五大旅游景观”和“世博园”与世遗会。

下面把盛京自清初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景观作以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