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电视剧<<围城>>与<<大长今>>哪一部更有韵味更有看头?

那要看你喜欢看什么类型了

《大长今》 在韩国播出后,收视率直逼60%的奇迹,观众反响空前热烈。在众多的褒扬声中,最难得的评价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韩国国民电视剧”;香港无线电视台热播,平均收视率突破40点大关,创下自2000年以来最高黄金时段收视纪录。

根据《朝鲜王朝实录—中宗实录》中的记载,徐长今是朝鲜历史上首位女性御医。史书上有关这位传奇人物着墨不多,只陆续有片言只语记载,提到中宗十分信任大长今,将身体完全交给她诊断,还下赐很多赏赐。可惜最好的的医官,也不能抗拒生老病死的定律。

有一本名为《李朝鲜国医官散札记》的书,对长今的描写较详尽,用了约250字提及她在针灸和食疗方面的研究:“医女长今,其姓亡佚,今时人不可查,十一代中宗王十八年奉运承旨受封钧号大长今……在其,龙体尚无医女受治之先,中宗准之,使乃信非长今之名亦得受载之故今谓食疗,大曰‘檀罗补气汤’……后弘文馆儒生朴善道赋诗云:檀罗开国第一女,始为水刺继内医,皇苑护生冠杏林,承旨获赐大长今,当为一代女仕杰……”字数虽少,但从两书的记载中,证实徐长今,确有其人。有说她在中宗去世后受罚流放到中国。后由王后恢复身份,至明宗1566年病逝。

长今是朝鲜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女子。医术精湛,所煮调的药膳食补亦非常美味。直到今天,长今的药膳与针灸秘方,仍在韩国中医界得到广泛研究和推广。

《大长今》一剧中,经常有提及与明国的交往,所谓明国,即中国的明朝。

中朝关系,源远流长。最早的记载,应该是孔子所称的“殷末三仁”之一箕子封于朝鲜故事。在中国,“箕子朝鲜”一事由于与西周的关联而被着重记载于史籍,孔子以后这些史籍被选定为儒家经典。在朝鲜韩国方面,记载了“箕子朝鲜”内容的《三国史记》等书编成于11世纪以后,应当是接受了中国儒家的记载而来。这段史实经文化学等多方考证,可确证为信史。

古代朝鲜历史与中国历史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其间虽国土、政权屡有更迭,但始终与中国保持了密切的关系。古代和近代史上的朝韩半岛,举凡礼制、政治制度、经济、科技、艺术、风俗等,均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自新罗、高丽王朝以来,“虽域居海岛,然禀受正朔,遵奉儒学,乐律同和,度量同制”,他们以能够记诵中国古典文学的章句或吟咏中国诗歌而自豪。

1392年在明朝的帮助下,李成桂夺得政权,并向明称臣。明太祖朱元璋钦定了“朝鲜”作为李氏政权的国号,这是“朝鲜”作为国号的开始。明定朝鲜为永不征讨之国,朝鲜尊明为永世的父国和天朝,采用明年号,明和朝鲜正式以鸭绿江作为边界,至此后700年再无大变更。李成桂制定了与明王朝和睦友善的邦交国策,积极输入汉文化,努力发展朝中睦邻关系,开创了两国关系史上最为亲密的时代。公元1400至1418年在位的李朝第三代国主李芳远是明正式册封的第一位朝鲜国王。李氏朝鲜以新儒学思想为立国之本,李成桂把建立儒学机构放在第一位,以创立一个儒教国家。李朝名臣徐居正尝作诗云:“明皇若问三韩事,文物衣冠上国同。”朝鲜风俗也类似中国,“崇尚信义而笃儒术”、“衣冠制度悉同中国”。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长今》受到了不少观众朋友的好评,或许有对于历史的好奇,或许有对于与中国文化相近同源的传统文化的喜好

《大长今》的人物总体来讲,性格比较鲜明集中,没那么多矛盾冲突,这让我疲劳于多面性格的审美得到了一定放松,也可见情节还是故事创作的第一要素,人物内心世界比他的境遇经历还复杂,徒然让人觉得性格太过纤细矫情。懒多叙,急于八卦这些人物,从别人讲得少(主要是因为可挖掘的东西确实有限)但我喜欢看的人讲起吧。

令路

真不好意思,怎么第一个喜欢看的是她呢?(是喜欢看,不是喜欢)今天在百度今英吧看见一个回贴:“如果你喜欢今英那么你也是个坏人了?”虽然我觉得单纯点的性格看上去省心,但“单纯”到这个弱智的地步还是不能接受。据统计,虽然崔家二女是《大长今》里最坏的人,但最招人讨厌的却是令路,人家喜欢今英都是坏人了,那我喜欢看令路的戏得成什么了?看花絮,扮演令路的李玲诗从不多的几次发言中就多次流露出对李英爱的羡慕,明确表示如果拍续集,最想扮演大长今,羡慕李英爱有那么多FANS追捧等等。敢于直接承认自己渴望得到火热的名利,真是很大方的人。与她相对应的,闵尚宫的扮演者就成熟多了,在回答记者问的“在续集中最想扮演谁”的问题时,乖巧的回答“姜德久的妻子”。显然实际而礼貌分寸感很强。

都说演员是个很靠运气的职业,这话当然是建立在无数活生生的实例上得出的箴言,但仅凭以上一点花絮,也能看出,并非全然如此。导演在选择演员的时候还是本能的会选择气质与角色相近的演员让其本色出演的。比如扮演今英的洪莉娜从花絮中那一点出镜就表现出明显的“公主气质”了,比如在玩笑中也处于不主动的地位,由甄美丽爆出的一点生活花絮更流露出她珍重芳姿的种种迹象;而甄美丽性格开朗,恐怕导演后来劝她放弃韩尚宫这个比较古板严肃的角色并不是偶然。由此更可印证李玲诗与令路性格的相通之处。注意,我说的是性格,不是人品。

令路的行事说话,只能用完全透明化来形容。有这样一个爪牙,崔家姑侄多深沉的心机都要暴露在朗朗乾坤之下。如果你想了解二崔现在惦记着什么,只要去看令路的动态就八九不离十了,观测令路不是难事。令路一出场,就把自己的年龄、背景不打自招的展示出来,叔父在宫中的职位和宫外不大体面的营生都一次性的抖搂干净,这大概是一种不自信的暴发户心理。从后面的剧情可以了解到,令路引以为荣的叔父并不是天生地位显赫,而是因做了损人利己的邀功行为由地位低下的巴只升为大殿别监的。其实应该并不是所有来自下层劳动人民家庭的孩子都会在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的家境不如别人,从而产生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的防卫心理,这些分别心都是大人早早教给孩子的,孩子在一起玩时只管合得来合不来,哪懂那些大人才懂的玩意?只要父母个人修养端正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给他家庭背景与个人好坏无关的概念,富人家的孩子也不会因家自傲,穷人家的孩子也不会因家自惭。显然令路的家长因时代和个人素养的限制,过早的把他们的世俗思维方式烙印在令路的基础性格上。

二崔还让不少人同情理解的基础是,他们专业水准毕竟不低,只倒霉在遇上了天降克星大长今,如同一个女跳水运动员不幸与高敏伏明霞生在同一时代,一个电影演员与张曼玉一起被奖项提名一样,没处说理。但令路纯粹是走行政路线,靠巴结二崔保障事业。内人们新味祭的时候,她的手艺还是倒数第一的。对这样的人,我真是不知道他们的心机算深算浅。你说她城府深,她群众基础单薄,几乎除了她所要巴结的上司,没人喜欢她。不必和她有什么利益冲突,她就会平白的欺负平辈的同事(连生)或对人家颐指气使(阿昌),在等级森严的宫廷里,连对地位低于她的小宫女,她也压不住台面,只会对人大吼大叫,甚至她刻意讨好的今英,其实也看她不起,只是利用她做工具而已,所以在杀掉她的问题上今英毫无不忍之心。可要说她没心眼,她又无时无刻不在算计着未来的前途,如何搞好与上面的关系,想得比谁都远,而且事实上,也着有成效,起码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她的地位混的在同时期入宫的人中,算高的。如果不是长今回宫造成情势的戏剧性变化(事情只要有长今参与,就要呈现逆着大趋势的走向,故可当做特例考虑),令路的仕途是在她的能力范围内走到最高限度了。这也许是民主不发达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或者政治道路就是如此,看似浅薄的令路经常说出经典的政治要略,诸如“关键是要站对了立场”之类,而且她身体力行得非常彻底,结果本来也是成功的。

 我从开始说的就是我喜欢看令路的戏,不是令路。因为以令路这种小冷猫子专拣热炕头钻的性格,作为配角,会让她孤立出现吗?换句话说,令路的出现预示着有热闹看了。而且因为她性格透明,所以常会把各自阵营中潜藏的矛盾激发出来,让本来暗中较劲的双方的下层代表(就她自己和连生)发生小规模浅层次甚至肌肤相接的冲突,想想,70集的韩剧,不指望这些调剂哪看得下去?

连生

本来不想这么早就提到连生,因为她算比较靠核心的人物,起码比阿昌、闵桂烈、姜德久夫妇重要些,但写完令路,自然就想写她了。她和令路就像《红楼梦》里的娇杏和香菱、卜世仁和倪二一样,是一副对仗人物,故顺其自然的想先说说她。

令路不丑,赶上天时地利人和,还能产生相当漂亮的效果,但如网友所说,那撇着嘴角奸笑的招牌表情,让人一看见就“恶向胆边生”。连生则正好相反,《红楼梦》对美女做出过一个精到的阐述,举凡一个美女,必有一点缺憾。其实一点缺憾不足以破坏美的全局,但缺憾却使美丽有了个性,反增加了美感。连生和令路协作,证实了一句老话:“不因美丽而可爱,只因可爱而美丽。”只要基调是美丽的,缺憾就是美丽的个性;可如果基调是丑恶的,亮点也成了丑恶的符号。情人眼里出西施就这个道理。我很同情令路的演员,演完这么一个深入人心的恶女之后,她的美丽也将在很多人心目中形成与丑恶有关的条件反射。

连生的家庭好象也和令路正好相反,令路家有点穷人乍富的感觉,连生家则好象本来社会地位不低但已在经济上陷入没落。虽然穷,你却能从连生身上体会到浓浓的亲情之爱包绕着她,如同哈利波特有母亲爱的护佑百邪不侵一样,连生心中深厚的爱的积淀也使她在这集中了名利斗争的宫廷里“万花丛中过,半点不沾身”(上有韩版武则天做着皇后,单纯是比任何心机都有效的保护,真是善人天佑)。《大长今》里几乎每个孩子的出场都展现了他们一生都不改变了的最重要的特点,长今好奇爱动生命力旺盛,今英深情而制己对家族责任很早就有深切的认识,小连生一出场(我忍不住说一句,小连生长得太可爱了)就是受欺负而拙于反抗。连生爱哭,但我不认为她胆小,我觉得她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不必举后来长今和韩尚宫被发配时连生坚持她们的料理理念的这个例子,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只第一次出场,她的乌龟被令路扔出去,小连生几次想出去拣都被令路揪回来,她不和令路争辩一是她拙于辞令,二是她急着想出去拣乌龟,等长今把乌龟替她拣回来之后,长今指责令路的种种跋扈行径,如果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就会在旁边看着长今去出头了,但小连生是主动的连声附和,表明立场,让人明白她只是不善于表达出心中的想法,只要有人替她把话说了,她肯定积极支持。为什么小连生拙于辞令呢?个人观察所见,一般肢体语言比较丰富的人,口头语言可能相对笨拙一些。比如杨丽萍,就是个用舞蹈说话的人,平时生活中是非常文静寡言的。连生爱哭也是肢体语言的一种,她是口头表达不很发达的人,人的感情郁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用她最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林黛玉就要写诗,而且一般的七言五言还不够,一定要写歌行体才足致其兴,连生就选择肢体语言——哭!所以她的哭是最有表现力最能打动人心的,皇帝正在她表现得最酣畅淋漓的时刻邂逅了她,被这时的她吸引也就在情理之中。所以大长今剧情上很多看似偶然的东西都是能在理论上说得通的,它的成功如它的情节设计一样不是简单的偶然。连生拙于辞令很可能是从小与母亲以身体语言交流比较多,比如抱抱拍拍什么的,这种交流方式,最原始最亲密最直接的传达了深厚的母爱也最不用语言,顶多用简单的语句意思意思就行了。这样的母亲养出来的孩子,心中的爱就像茶壶里的饺子,装得再满也甭指望流畅的从那小嘴里倒出来,实在憋的难受,它能把茶壶盖顶翻了喷你一脸,让她拿嘴宣泄?你看中宗皇帝亲自问都问不出来还对连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啥怀疑吗?

总体来讲,《大长今》是部正剧,人物有历史原型,主题正面,制作精良,如果在中国,必定会让中国交响乐团伴奏主题曲,毛阿敏、韩磊等主流歌手演唱片尾曲,谷建芬、赵季平为插曲谱曲,等你把一部几十集的剧集看完,大部分老百姓不记得演员叫什么,而只记住了他塑造的人物。甚至这些人物也是史书记载的形象化,并不亲切,而只觉得我们又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点什么,让儿孙们即使不爱看书,也能获得标准的官方历史知识。这估计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热情过度的指责电视剧戏说太甚的原因,原来人家把教历史的重任都交给电视台了。

不得不说,《大长今》中的小人物都比我们很多历史大剧中的大人物深入我心。我绝非哈韩一族,说句让您见笑的话,韩剧火成那个样子,我连宋惠乔都不知道长什么样子,唯一从头看到尾的韩剧就一部《大长今》,其它的加一块看了不到5小时。我只是就电视谈电视而已。

说这是部正剧,但它在任何时候都不让人觉得说教压抑,即使是小长今爹妈齐死的塌天大事,苦闷无助的气氛也没有持续多久,而且很快就转向了生活喜剧,这逆转乾坤的任务由姜德久一家完成。

按说这家人实在不符合幸福之家的指标,不仅不幸福,还挺悲惨呢。当家的男人夫纲颓堕贪酒好色,主事的女人凶悍泼辣全无传统东方劳动妇女标志性的善良温婉,勤劳倒是真勤劳,但姜大婶的勤劳流于市侩。孩子呢,更甭提了,生养时难死不难,就说古代医疗条件差,可那点死亡率也不能全让姜家来提升吧。可你能从剧中在这家人身上感到一丝生活的丧气吗?不仅不丧气,别人丧气的时候,还指望这家人提气呢。

你说大婶市侩又凶悍,可人家在家庭中地位之稳固却非无数温柔婉约的才女佳人可比。依稀记得在李清照生活的年代里曾有位与她齐名的才女叫什么淑贞来着,因不幸嫁给一个不学无术不懂欣赏其才华的男人,年纪轻轻抑郁而终,她的父亲怨才气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含恨焚掉了她的诗稿,因此她的词作没有像李清照一样流传广远,以至今日寂寂无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令我辈粗蠢恐龙欢欣鼓舞的结论:家庭地位的稳定与女子才华性情无必然关联。那与什么有关呢?与家庭需要有关。姜大婶千般不是,却有一点极是:她符合家庭最迫切的实际需要。姜家缺什么?缺钱。

姜大婶虽是一介村妇,却身负绝学。姜德久的熊掌谁教她做的?姜大婶!姜家卖的酒谁酿的?姜大婶!谁捕捉一切机会扩大姜氏酒业知名度?姜大婶!她虽然七出之条犯了大半,但姜家缺不了她。因为有她,姜家才成家,因为她强烈的经营意识,才使这个只有两人的小组织,时刻充满活力,仿佛前头有大把好日子等着他们去争取,他们要攒足劲挣钱,挣了不花,继续挣,不管挣完干什么,先攒着再说。把握一切机会挣钱,不管正当与否,人家问个路也要报酬,不管于你是不是雪上加霜,不管于她是不是举手之劳,总之姜大婶是穷过的人,是用自己的劳动与贫穷做斗争的人,她没读过书,严酷的生活就是她的书,她不同情弱者,只管利益交换。这冥冥中想必也损了阴德,结果这个强人姜大婶绝了后,原来上天不管你自己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天经地义,它就是古板的偏爱傻好人。但老天爷自己也是厚道的,公正的,它不绝人之路,姜大婶承受了绝嗣的报应,也迎来了老来有靠的因果。这其实应该主要归功于长今感动人的性格,姜大婶当初对她并不好,甚至敲诈过她的母亲,但她不记恨,她只记得姜大婶收留她,虽然姜大婶收留她明摆着是占她便宜,但小长今还是由衷的感恩。她手脚不停的劳动,治疗姜大婶繁重的家庭劳动中劳损了的腰肌,这么小的孩子却那么懂得体贴别人,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其实很简单的一件事,谁都会说,在巴结上司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只要想做人人也都那么善于设身处地。但将这个习惯融入性格和气质的人,太少了。每当看到有人劝说别人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时候,不要嗤之以鼻,嫌人家老生常谈,其实你没真正明白人家的意思。那不是说你不懂这个道理,现在很多早熟的孩子上小学就会头头是道的论述这个大道理了;也不是说你不会做,对自己试图讨好的人,只有少数人总是笨拙的把马屁拍马脚上。其实关键在于,有几个人把设身处地这项品质融入自己的性格——那不可抗拒的性格,即使在与眼前实在的利害发生冲突也控制不住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性格。长今以悬殊的实力差距与崔尚宫进行的角逐最高尚宫竞赛中,每次胜利都是长今一项代表性优点的胜利,其中之一,就是她发明了石锅拌饭。她设身处地的想到吃饭的人在这微冷的季节吃了那么多冷菜,脾胃多么渴望温热的饭食啊。多么简单,谁能想到?长今的爱情是怎么赢来的?要不是她设身处地想着闵政浩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死去,她能冒着不能按时回宫的危险采药、制药、敷药吗?如果不是她这不可抗拒的性格,她的白马王子前十集就翘了。这类例子不胜枚举。长今的友情、亲情、爱情都不是简单的运气送来的,也不是强硬的手段争取来的,更不是绝对出众的才华吸引来的,而是不可抗拒的性格决定了的。长今啊,总是那么善于把不幸的相逢化做大幸的相知。

再说<<围城>>

说到钱钟书,我们就会很自然的想到《围城》。《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小说,也就是这唯一的一部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就是这样一部作品,问世之初并未风靡全国,而是遭受了不应有的冷遇和非议,被当时的社会所忽略。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极力推崇《围城》,钱钟书因而第一次被写入文学史。《围城》也因此一版再版,印行了几十万部,并被译成英、法、俄、德、日、丹麦、荷兰、韩等十多种文字,被介绍到世界各国。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执导了根据《围城》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并大获成功,引发了当时的‘围城热’。电视剧《围城》让钱钟书走出书斋,深入大众;《围城》作为畅销小说被搬上各大书店的书架,成为九十年代的绝唱。《围城》这才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随着《围城》的再度走红,钱钟书也在一夜之间成了中国文化的泰山北斗,作为学者的钱钟书在作为作家的钱钟书面前黯然失色。

《围城》写于一九四六年,作为沦陷区文学,《围城》的题旨并不像其题目一般革命化,它所反映的偏偏就是和革命毫无瓜葛的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弊端。作品对当时社会环境着墨很少,对所谓的历史背景,时代风云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从这一点说来,《围城》偏离了当时文坛的审美情趣,但也正因为如此,《围城》才具备了有别于同时代大多数作品的鲜明的独特性。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像《围城》这样的作品是非常鲜见的。在此之前没有,在此之后也没有。

从作者自身看,像钱钟书这样兼具研究才能和创作才能的学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多。有不少研究者和评论家,在文学研究方面很有成就,眼光很犀利,能够道出常人不能道出的东西。但要他们动手创作作品,就不大可能了。像钱钟书先生那样既有学问,又能进行文学创作的人,实在是很少。从这个意义上讲,《围城》是一部学者的作品,而迥异于其他作家的创作,因而具有其多方面的独特性。

从作品本身看,这部作品的对象是大学高级知识分子,以这样的主题,没有一定的功力,最多只能在知识分子圈内传阅。以《围城》改编的电视剧,能够突破这一读者范围,让普通观众都对这样的文学描写产生兴趣,实在难得。可以说,直到今天,同类型的小说仍没有一部能够超越《围城》。

下面,本文仅从三个方面浅析钱钟书《围城》的独特性。

一、***性化的人物定型。

《围城》里人物的身份是定位的,但人物所处的社会是普遍化的。它不以特定社会下的典型人物为目的,而是反映***同的人性、生活世态。换言之,钱钟书的《围城》超越了特定时代的人性百态。因此,这部40年代的作品能在九十年代走红,并能吸引当代的读者,实属情理之中。

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我们未尝说得出这些作品中人物的名字,更不会将他们与我们自己身边的人物直接联系起来,只有少数作品例外。如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阿Q。我们将那些具有精神胜利法的人物,称之为阿Q式的人物。而钱钟书《围城》中的人物,也享有这样的特殊待遇。遇到那些志大才疏近似于妄人的知识分子,我们会联想到方鸿渐;遇到富有心计的女性,就会说这是孙柔嘉;对故作知书达理样的知识女性,我们会叫她苏小姐;而那些不学无术的不堪之徒,我们则常常会想到李梅亭。《围城》中的人物是对大学生活中的人物概括得最准确的。这一类文人,以前有,今天有,以后还会有。至于“文化沙龙”的无聊,三闾路上的奇闻逸事,学校里的人情世故,上海滩上的韬梁谋略,大家庭内的口舌是非,无不这样真实,这般深刻,更不用说将婚姻喻为围城的永恒命题。

于是,只要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习性和这样的氛围存在,人们就不会忘记钱钟书的《围城》。《围城》之所以成功,也在于此。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在作品中找到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人的影子。

二、从人性立场上展开的独特文化批判精神。

读钱钟书的围城,我们会体会到浓郁的冷幽默,正如有人将《围城》称为‘新儒林外史’,把它当成一部讽刺批判小说。但钱钟书的这种讽刺批判是很独特的。

这一时期以讽刺的方式来描写社会世相的文学创作,不仅仅只有钱钟书一人,也不仅仅只有《围城》一部小说,包括像张天翼、沙汀等作家都创作了不少具有讽刺特色的作品。这是五四启蒙主义思想在现实生活中退潮之后,处于社会变革前夜的文学创作者的某种思想情绪的表现。对社会现实,人们普遍不满。但这种不满,在文学上已不再以强烈的激愤方式来表达,而是呈现出包括讽刺在内的多种表达方式。

另一方面,即便是讽刺方式,作家作品之间的差别也是很大的。如张天翼、沙汀的创作,明显带有左翼文学的特色,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而钱钟书的讽刺与这种具有意识形态倾向的表述有所区别。他对那种立足于党派立场的讽刺不感兴趣,他力求超越这种意识形态的约束,而从人性立场来展示人性的不足、弱点和丑恶。我们看到,《围城》中的确没有一个人不存在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方鸿渐有弱点,但不是一个反面人物,高校长之流就接近于反面人物了。至于李梅亭之流更是接近于丑角。这种文学人物的把握立场,是钱钟书特有的。大概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围城》在大陆和台湾都遭受了禁锢的命运。

有人由钱钟书的讽刺手法联想的鲁迅的讽刺手法,认为两者有着某种联系。但事实上,钱钟书的讽刺批判,不同于鲁迅的讽刺批判。

鲁迅先生的讽刺是对社会与文化的批判。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充满着愤怒,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抨击毫不留情。但鲁迅先生的批判饱含着激情和理想。因此,他的批判有时是低沉的,但总体上还是带有启蒙主义者的理想色彩,即使是绝望和怀疑,也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他相信未来是光明的。

钱钟书的讽刺不是对社会的批判,而是一种文化批评。作品对食古不化和全盘西化的旧式人物和新式人物,都给予了某种嘲弄。这种嘲弄从文化上掂量出这两种人物的狭隘和偏激。表面上似乎诗书礼仪、放眼世界,其实可笑得很。这种批判,是站在知识本位的立场上展开的。作为知识分子,他们首先在知识方面就有所欠缺。表面上个个挂着教授、学者的头衔,但真正要从知识上追问他们的学问,却一个个都露出了丑态。方鸿渐的博士文凭是买来的;与大学教授沾不上边的李梅亭,偏偏是中文系教授。

正是基于人性立场对人性的不足、弱点和丑恶的揭露,以及对文化的批判,《围城》的艺术价值更有其独特性。

三、与世界现代主义文艺创作同步的艺术探索。

二十世纪初叶,非理性主义在西方哲学、文学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受其影响,揭示现代文明的弊端和现代人生存的困境,成为了西方世界自十九世纪以来的现代哲学、心理学及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主题。

因受过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洗礼,钱钟书的作品透示出极其强烈的理性精神。《围城》不仅是旧中国一代灰色知识分子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还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造成方鸿渐们文化性格的因素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其次,现实社会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险恶关系,也是导致方鸿渐性格的社会基因。钱钟书在《围城》中对人生努力的徒劳、选择的偶然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相互牵制与束缚都作了形象化的描述,与西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主旨一脉相承,《围城》的题旨在于反观人生的困境与人性的悲哀。

《围城》跳出了中国狭隘的文化主潮流,与时代、与世界是同步发展的。此外,《围城》反映的是一种人性的问题,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围城》不是中国的《围城》,而是世界的《围城》,是对整个人类困境的探讨。它的独特性既带有典型性,又具有普遍性

生活本就是围城——读《围城》有感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的奇书。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 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述说人生无奈的笑面悲剧。 “围城”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