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关于成长的杠杆理论

传说,AI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我们现在在做的很多工作都即将被机器人取代,你怕了吗?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全方位加速成长,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其实,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个人成长道路上我的榜样,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不忘追求各种个人兴趣和技能的拓展提升。比如,有很多人在坚持学习英语,有很多同好在坚持写作,还有很多人订阅得到古典、万维钢等知识大咖的专栏,更有很多人在坚持早起、跑步等好习惯……

移动网络时代真好,有这么多途径学习,给我们成长提供了更多方便高效的方法和随时感染的榜样力量。可是,同样会有这样的问题: 学习途径这么多,信息这么多,我们该选择哪个?别人订阅得到,我们也订阅?别人报思维导图课,我们也报一个?别人写作,我们也赶紧跟着写?

如果我们只会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就跟八卦“王宝强马蓉”似的,你八卦半天,别人家的事跟你有半毛钱关系吗?

关注圈,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关注的东西,比如小王最关注的是股票,除此之外他还关注NBA、美女明星、军事武器等等,那么这些都可以被归入他的“关注圈”。除了小王没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剩余都在他关注圈范围内。

由此看出,其实 每个人的关注圈根据个人兴趣都是有所不同的,并且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我们可以控制,有更多的却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畴。

那么什么是影响圈呢? 影响圈,就是我们能够掌控的那部分,力所能及的那些事儿。

史蒂芬说:“看一个人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那么你可以先自己分析判断一下,致力于“关注圈”的人更积极呢,还是专注“影响圈”的人更积极呢?

小王买股票是想赚钱,如果他每天只是盯着大盘看,就算看24个小时,这个大盘是他能左右的吗?当然不是,而且他可能随着行情的忽高忽低而心情起伏,最后整个心律不齐什么的。

如果他换个角度,多学点理财知识、多读一些财报甚至心理学,至少可以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更高的概率赚到钱,对不?

所以,史蒂芬金得出如下结论:

与之相反,“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畴的事情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的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我们现在所处的信息时代,由于移动网络的发达,随着大量新媒体、社交媒体的出现,正如尼尔·波兹曼所预言的在走进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直播网红泛滥、各种恶搞小视频满屏幕滚动,某宝宝被出轨事件在网络端闪亮了大半年,这些东西大部分跟一个普通人的影响圈有关系吗?恐怕没有半毛钱关系。

充其量也就算个茶余饭后的社交谈资吧,很多人却把大量的时间和关注力甚至金钱刷在这些东西上,起哄热闹半天之后,繁华散去后,忽然觉得自己很空虚。因为在现实生活里,这些人和事跟你没啥交集,你也不能仅凭聊聊八卦就被人喜爱、收获友谊,总之这些无益于你的个人成长。

智能手机接收信息、娱乐功能之强大,已经势不可挡,除了不会玩手机的老爷爷老奶奶,全民几乎都沦为低头族的时代就是当下的现实。但是同样是手机,你可以用来学习,也可以用来刷一些“震惊!……”此类标题的猎奇新闻、八卦消息。

大师的原话是这样说的:“积极主动的人更看重自己的影响力,但他们的关注圈往往不小于影响圈,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影响力。”

死读书的往往读成了书呆子,我们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还需要“行万里路”。这里要说一下我自己的事例。我小时候就是“一心只读圣贤书”那种,导致错过了很多机会,别的不说,至少错过了一些本来可以更深厚的友谊,还有几场或许可以很美的“早恋”吧。

我的这个经历,称不上错误,至少是个遗憾吧。但是在一生中,一个人难免不发生一些错误的选择。

亲爱的读者中的某某,你还在为分手伤怀遗憾吗?你还在为跟某个人的争吵而气愤不已吗?请来看看史蒂芬大师的这段话:

“ 实际上伤我们最深的,既不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自己所犯的错,而是我们对错误的回应。”

所以伤害我们最深的往往是我们自己的态度。 “我们对任何错误的回应都会影响到下一刻发生的事件”。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可以更高效地甩开这些坏情绪呢? 史蒂芬建议我们“立刻承认并加以改正,避免殃及未来,这样我们也会重获力量”。

可直接控制的问题,往往与自身行为相关,可以通过培养正确习惯来解决;可间接控制的,与他人行为相关,我们可以通过改进施加影响的方式来解决;无法控制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微笑接受这个现实。

OK,写到这里,我要给你的成长杠杆理论,就是这“两个圈”, 这可能是最简单却最有效的成长秘技,掌握了它你就可能撬动自己的小宇宙。当然如果你理解不了它的价值,也不能善加利用,那么再好也不过一坨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