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在佛教是什么象征
寺院叩钟的目的即在于提醒修行人,要以精进用功的击椎,破除自己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烦恼,同时以深切的慈悲愿心,让钟声上彻天堂,下通地府,使听闻到钟声的众生,都能明心见性,得到解脱。
早上敲钟叫做“开静”,击破长夜的昏沉,意在叫醒熟睡的僧人,要起床做早课了;晚上敲钟叫做“止静”,提醒大家该休息了,同时也可以超拔幽冥的苦难。晨昏敲钟要连击一百零八下,佛教教义说人人都有一百零八种烦恼,代表众生繁多的无明烦恼和习气,听闻钟声烦恼可以得以消除。
《佛祖统纪》中提到:人临命终将往生时,苦听到钟声便能去除往生的恐惧,心生善心、安详而增长正念,利于往生善趣。《增一阿含经》中说,当梵钟叩响时,在三途恶道受苦的众生,都得以停止痛苦热恼的逼迫,暂时获得解脱休息。
扩展资料
钟声为佛而鸣,为众生而响,受人一柱香的佛,其实还是一个“道具”的“人”,是有灵魂和思想的人向无思想和灵魂的“人”顶礼膜拜。
根据我国佛教经典和风俗,108响钟声有3种含意:
第一种含意是因为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古代称五天为一候),把12、24、72相加正好是 108,即代表一年,表示回顾旧岁,迎接新春的意思。
第二种含意是表示对佛门108位长老的怀念。
第三种是说一年中有108个烦恼,佛经上有“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所以敲108下钟声,就可除尽所有烦恼。
人民网-钟声的境界
百度百科-寒山寺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