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放下心底的怨念

我觉得,第一点,就是不要逼迫自己一定要放下怨念。

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感性想象成一个天真稚拙的孩子。孩子的喜恶爱憎是特别分明的,如果他受了害,肯定会很伤心很愤怒。这时我们如果对他进行强行压抑,要求他不要有情绪,本质上就是在“以怨报怨”,就像是用强力堵住高压锅的气阀。也许表面平静,内里可能已经沸反盈天,这反而会让怨恨更为固着。

堵不如疏,因此,我们需要让自己能够正视怨恨,表达怨恨。

有很多人“敢怒而不敢言”,只允许自己在心里恨,却无法诉诸于口,或者谈及此事时一定要表达自己已经不怨不怪不恨了。但实际上,无法正视怨恨甚至否定怨恨,只会让它留存得更长久。接纳真实的自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接纳看似不好、不美、不对的自己。如果我现在恨着,那我就是这个样子,我允许这样的自己存在,但我也同时在努力向着不恨前行。

而想要不恨,我们就需要有所超越。

“当我们拥有了一片森林时,就不会再为失去一棵树木而耿耿于怀”,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拥有得更多,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才有资本、有能力放下怨恨,更好地接纳自己,接纳命运。

说了这么多,似乎怨恨就是不好的,就是需要去放下、去超越的。但实际上,在某些情境下,怨恨也是一种力量,一种选择。如果对于一个人来说,恨是驱动他前进的动力,是激发他生命力的元素,那么,这未尝不是一种活法。

从命运、人生的层面上来说,我们其实很难有资格评价什么是好,什么是对。如果一方面是有活力地恨,另一方面是无生机地混,那么哪一种才是好,才是对?

这时我们可能就会感受到评价的无力。我一直相信,此时此刻努力之后能做出的选择,就是当下我们能做出的最好选择。因此,哪怕是恨,又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