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过程中出现自杀倾向

现在是考研备考的关键时刻,很多同学虽然依旧践行着“早八点晚十点”的规律作息,看起来复习之路进行的蛮顺利,但内心却深知这段时间的效率大不如前,尤其是没了刚开始时的那份坚定和冲劲儿。

一般这个时候,就是考研备考“自杀式症状”初漏端倪的时期,对于内心时不时就发个牢骚的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坚强抵制这些“自杀式症状”,将自己及时拉回到正规中,别在这个时候被别人拉开哦!

“终于有了成块的时间学习,

可我好像学三天就颓了”

很多同学放假之前信心满满,心里暗暗发誓“这个暑假,我要一天学多少多少,到九月份,我要学完哪几本书,做完几套真题……巴拉巴拉”,结果梦想照进现实的时候,却是这样的你:

早上起不来,也不想起;

一上午不是在瞌睡,就是想玩手机;

午饭吃上俩小时,看看也没啥山珍海味啊;

下午做题没做几道就想去背书,背到晚饭的点儿,发现自己好像背了的又忘了……

就这样连续一周,你会彻底着急起来,看着纸条上信誓旦旦的计划,再看看目前自己的状态,发现考不上就在眼前。

这其实是拖延症的表现之一!虽然说拖拖一时爽,一直拖一直爽,但是时间不等人啊!

在此,要特别和有这样状况的同学们说,发牢骚可以,但不可以易一发就是一星期哦,赶紧想办法调整吧,调整好睡眠啊,买点咖啡啊,让研友监督等等,不管用什么办法,暑期一定要学一天是一天,不能将就着混日子!

“明明制定了学习计划,

可实行的时候觉得一条都实现不了”

大多数考研党都知道制定计划的重要性,但无论是谁,往往都喜欢“理想化”的给自己做计划。这样是不利于考研复习的,即使定下来,也不一定能做到。

对此,有两种方法,一是心里有个对自己所有复习科目的宏观把握,然后每天按照自己的状态来进行复习就好,不必非得有计划才叫学习;二是自己实践一星期,看看自己每天能做到多少,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把计划详细到每天,以此来监督自己。

所有考试的备考,基本上都有两个必须遵守的原则:一是要弄清楚考察什么内容;二是清楚自己每个阶段该做什么。考研也一样,你需要首先有方向,然后就是要求自己做到些什么,而不只是去做!

“总觉得这些太简单&太枯燥,

考试不一定要会考”

这是典型的备考期浮躁的表现,一般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根本静不下心来!只要不考研,可以熬夜看电视剧、打游戏、有的可以和男(女)盆友情话绵绵等等。可是一旦考研了,这些都要离我远去,就会觉得“不公平”,这是要不得的!有同学说“要想象自己是在做大事业,等自己考上,就会去到更大的舞台……追求不同的”。这样会让自己尽快清醒过来的。

第二,只做表面功夫,追求偏难怪,或者懒于回归基础,这样并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知识点,那些往往只是看一些表面的东西,就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的同学,大家要趁早改改自己眼高手低的坏习惯啦。

“目标不切实际,

却一直不自知”

这个时候,图图又要问那个严肃的问题了:

你为什么要考研?

为了找更好的工作?

为了弥补本科不足?

为了逃避社会压力?

为了在科研方向上深造?

还是只是一时冲动?

关于为什么考研这个问题,胸有大志是好事儿,但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不需要向身边人看齐,当然,也不需要把考研当成只是为了逃避感情、工作等造成的压力的途径,这样的考研完全没有意义。

决定考研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或者真正想要通过考研来得到什么。这样,努力有了方向,奋斗也有了意义。否则,用不切实际的目标来轻慢对待生活,生活也不会用丰厚的奖励来回报自己。

“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也不想去了解被人的进度”

虽然不比较进度是一个好习惯,但必要的信息还是要交流的。考研和高考不同,高考的时候老师会帮我们搜集各类最新的信息,我们只需要听从和照做就好;但考研的时候并没有班主任来带领和监督,每个人都要当自己的“引路人”。

实际上,我们一直强调的都是,考研是一场“信息战”。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但一些好的经验可以交流:哪个老师更适合初级阶段打基础,哪个老师更适合冲刺阶段搏一搏;哪个学校专业强,哪个学校门槛低……尤其是复试和调剂阶段,很多时候关键的信息决定了自己是否能有个心仪的学校读书哦~

不过要特别强调,交流沟通不等于聊天八卦,上网看信息也不等于一刷刷10个小时不歇气儿!

这些考验自杀式症状,如果真的在你身上出现就要及早注意啦,一招都可能让你和成功擦肩而过,而且,它们有时候小到你无法发觉,日积月累……但愿每个考研党都行动起来,想考上研,先从和这些行为say goodbye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