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与斗彩的区别?

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有一批传世景德镇窑五彩与斗彩瓷器,制作工艺精湛,装饰品类齐全,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五彩瓷器的特征

馆藏景德镇窑五彩瓷器分釉上五彩与青花五彩两大类。釉上五彩是先烧成白釉瓷器,然后用彩料在其上面进行纹样描绘,再经低温二次烧成。馆藏这件明嘉靖五彩人物纹盖罐即为典型代表:由盖面至器身底部分别饰红、黄、绿等彩绘制的缠枝花纹、朵花纹、蕉叶纹、三角几何纹、牡丹花纹、海水纹、如意云纹。腹部主题为一幅展开的庭院琴棋书画人物图,以红彩与绿彩为主,间点缀少量的黄彩,色调明快艳丽。

青花五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红、黄、绿、紫等多种色彩结合的五彩品种。以馆藏这件明万历青花五彩鹿纹洗为典型代表,山石及部分流云、蝙蝠等由釉下青花绘制。而外壁塘上芦雁、内壁水中游虾及内双鹿、梅花、海水、八卦纹等均为釉上红、黄、绿等彩绘制。纹饰繁密,色彩浓艳,富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另外,经过上手仔细观察还见到如下细节,即除青花图案外,釉上彩绘诸图案均先用褐黑彩勾勒轮廓线。

青花五彩历经明末过渡与清初发展,至康熙时期达到鼎盛,并呈现出新的时代特色。如浅淡的桔红取代了明代的深枣皮红,绿分翠绿、草绿、浅绿等,使得色彩增多且富于变化。另外,清代康熙时期还流行各种色地五彩,如馆藏这件康熙酱地青花五彩龙纹倭角碗,碗里为白釉,口沿边相间绘折枝花纹与回纹,内底心青花双圈内饰五彩致力于藏品出手131-0171-3004秦先生海水龙纹。碗外壁施浅酱釉为地,沿边相间绘朵花与青花夔龙纹,外壁四面绘五彩海水龙纹,倭角开光书青花诗文。装饰十分复杂,显示出极高的工艺水平。

斗彩瓷器的特征

斗彩是先用釉下青花勾勒出纹饰的轮廓线,入窑烧成后,然后于青花轮廓线内填绘各种釉上材料,再经低温二次烧成。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对比鲜明,布局严谨,格调雅致。如馆藏这件明嘉靖斗彩灵芝纹折腰盘,盘内及外口沿分别饰以青花弦纹两周。内心先以青花绘出双圈与如意云头纹的轮廓线,再于线内填描红彩与黄彩。外壁绘红、黄、蓝三色灵芝纹。填彩准确,设色典雅,为明代晚期官窑斗彩瓷器中的精美之作。

清代康熙时期的斗彩,在制作工艺上较比明代又取得了长足进步,新创橘红彩、黑彩、翠绿彩等,彩料纯净,光鲜亮丽。雍正时期的斗彩结合了粉彩工艺,彩料凝厚,层次丰富。乾隆时期的斗彩大量运用金彩,显得金碧辉煌。清晚期的斗彩基本保持前朝传统,设计上鲜有创新。如馆藏品中这件清道光斗彩团花纹马蹄形碗,外壁满绘斗彩团花纹,间饰以石榴纹,填彩准确,勾绘工整。

五彩与斗彩的工艺联系与区别

首先看釉上五彩与斗彩。釉上五彩作为五彩品种之一,与斗彩关联不大。它是从金代磁州窑系烧制的红绿彩制品发展而来,于明代弘治、正德时期的景德镇窑发展成熟,装饰技法较为独特,多在釉下胎上刻划图案概貌,再于釉上进行施彩,轮廓以矾红或黑彩勾勒,彩色常用孔雀绿、矾红与黄色。布局疏朗,画工细腻,色彩鲜丽典雅。嘉靖时期釉上五彩的色彩稍为丰富些,流行蜜蜡黄、大绿、淡绿、橙红与枣皮红色,显得非常绚丽浓重。天启、崇祯时期的釉上五彩多为民窑制品,绘画随意洒脱,有文人画风格。

其次看青花五彩与斗彩。青花五彩属于五彩品种,始烧于明宣德时期的景德镇窑,在明嘉靖、万历时期得以高度发展,历经明末沉寂至清代康熙时期达到鼎盛。如馆藏品中这件清康熙青花五彩花蝶纹笔筒,通体以青花五彩绘画图案。青花作为一种色彩画出山石、草丛、枝叶等,由于采用了“墨分五色”的绘画技法,青花色阶变得十分丰富,色泽多变,浓淡有致,深浅相宜。釉上红、黄、褐、绿彩补画太阳、花卉、竹子、蝴蝶、蜻蜓等,层次清晰,更富立体效果。

斗彩与青花五彩可谓是同宗同源,均始烧于明宣德时期的景德镇窑。以西藏萨迦寺收藏的一对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碗为例,其外腹所饰莲池鸳鸯纹中,既有釉上彩之红花与绿草,也有釉下青花与釉上赭黄彩结合绘制的鸳鸯。除了青花毛发外,还有青花水波纹,足墙亦饰一周青花海水纹。此器色彩鲜明,描绘生动,兼为早期青花五彩与斗彩瓷器的代表之作。宣德以后,青花五彩与斗彩均曾一度衰落,但在成化时期斗彩产量大增,并达到鼎盛,无论质量之精、技艺之高还是艺术境界等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而青花五彩则是在嘉靖、万历时期才开始高度发展,并迎来了烧造的高峰期,无论装饰繁密程度,还是绚丽的色彩、饱满的构图及热烈奔放的艺术风格,均与成化斗彩形成鲜明对比。

另外,青花五彩与斗彩除了工艺技法上识别外,还可从其发展脉络上进行把控分析。如清代康熙时期民窑青花五彩工艺水平颇高,而斗彩则未得以充分发展。雍正、乾隆以后,青花五彩工艺走向衰落,而斗彩则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乾隆时期,斗彩不仅大量用金,且在纹饰构图方面吸收西洋画法,以柔美连绵的线条构成画面,使得花叶翻卷,颇具异域风情。

(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