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侠五义和三侠五义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区别:
1、含义
《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是清代石玉昆所著。
《七侠五义》原作者俞樾认为侠客不应该只有三个,于是将原来的「三侠」,即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和双侠丁兆兰丁兆惠,增加了小诸葛沈仲元、东方侠智化和小侠艾虎,同时将双侠拆成两个,于是变成了七侠。
2、内容
《三侠五义》的第一回为「狸猫换太子」。
《七侠五义》中第一回的「狸猫换太子」情节删除。
俞樾先生(曲园)在赞赏肯定《三侠五义》的同时,认为其中“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殊涉不经”乃“援据史传,订正俗说”改写第一回。
3.出版时间
《三侠五义》在1871年以前就成书了,1879年出版。
《七侠五义》在1889年由清代文人俞樾先生改订为并出版。
联系:
主要是内容方面的联系,《七侠五义》除了删除《三侠五义》第一回「狸猫换太子」的情节,两者内容完全一致。
扩展资料
《三侠五义》的后世影响:
《三侠五义》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作品,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称得上是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由此掀起了各类武侠题材文学作品的高潮。
《三侠五义》有关武功技击(如点穴、暗器、剑诀、刀法、轻功提纵术等)、江湖勾当(如闷香、百宝囊、千里火、夜行衣靠、用毒、皮脸面具等)以及机关埋伏(如八卦连环堡)种种名目之演述,均对以后武侠小说之内容素材有决定性之影响。
此后武侠公案、短打评书盛极一时,例如《五女七贞》、《彭公案》、《永庆升平》、《小五义》,民国《三侠剑》、《雍正剑侠图》等纷纷问世。
清末民初亦有大量知识分子投身武侠小说创作,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比如王度庐的《卧虎藏龙》,还珠楼主的《蜀山奇侠传》,一直到港台金庸的《神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古龙的《楚留香传奇》、温瑞安的《四大名捕》等等.....的武侠小说都在它的影响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