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抚近门趣闻?

沈阳的抚近门,又称大东门或大东城门,是清初皇太极扩建沈阳古城时,开辟的八座城门之一,在天聪五年(1631年) 建成。康熙、乾隆年间又多次重修。城门台高三丈五尺,阔一丈八尺,内外两侧砌有七尺五寸高的女墙和六十个垛口。城门上配有大炮一门,以防备和打击来犯之敌。

城门上有城楼三层,歇山顶周围廊式,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城楼下方正中为券洞门,上嵌“抚近门”,内书汉文,外书满文。

抚近门外接半圆形瓮圈,围墙东西各辟一券洞门,人们可来往通行,此即瓮城。为此,《陪都纪略》有诗《瓮城两便开》道:“城门八卦式,街道仿田畴。瓮城开两洞,二十四气周。”康熙十九年(1680年),康熙皇帝诏令拨款重修盛京城。这次修城的规模可称史无前例,不仅维修内城的城楼、角楼和城垣,还新建了城外的土城墙,在原有的城门之外,又在新修的外城(土城) 增开边门。正对着抚近门的边门叫大东边门。城门与边门之间为关厢,称抚近关或大东关,清代属盛京镶红旗地界。从抚近门往西,直通盛京皇宫前,当年清太宗皇太极出巡,上堂子拜天与到太庙祭祖,都从此门出入。

抚近门(大东门)

据杨同桂《沈故》等书记载,清代和民国初年,抚近门的城楼和门洞,栖息有大量的蝙蝠,其数量当以万计。每到黄昏时分,黑压压的大小蝙蝠上下飞翔,其情景十分罕见。而沈阳的其他几座城门则无此异象,固而被称为当时盛京城的一大奇观。

抚近门何时被拆毁,未见到准确记载。有人说,是20 世纪30 年代,为方便交通,而将城门拆除。

还有的说得较具体,是在1936年拆大西门后, 又于1941 年扒掉大东门。孰说为准,尚须走访考察和文献资料的证实。

令人欣喜的是,在时隔五十多年之后,1998年沈阳市人民政府决定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修抚近门,当年8月工程竣工。在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年月里,雄伟壮观的抚近门,又重新矗立在沈阳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了。

修复后的古城抚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