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汉语辞汇)详细资料大全
木偶是一个汉语辞汇,读音为mù ǒu,古代叫傀儡、魁儡子、窟儡子。指 木刻偶像。用木头雕刻的人像或者形似其他生物的小东西, 常用来形容痴呆的神情。用它来表演的戏剧叫木偶戏,也叫傀儡戏。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木偶 外文名 :puppet 别称 :傀儡、魁儡子 戏剧 :木偶戏 注音 :mù ǒu 词语概念,简介,基本解释,引证解释,历史记载, 词语概念 简介 词语 :木偶 基本解释 英语释义:[puppet;carved figure;wooden image] 1. 木刻偶像。用木头雕刻的人像或者形似其他生物的小东西 2。 常用来形容痴呆的神情 他像个木偶。 引证解释 1. 见“ 木偶人 ”。 2. 木雕神像。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库中有汉时故乐器及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 明刘基《泾县柬宋二编修长歌》:“丛祠佛殿緫销歇,但见木偶眠泥苴。” 3.傀儡。喻受人操纵、摆布的人。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荀伯木偶耳!我等宜自为计。”清侯方域《宦官论》:“﹝秦始皇﹞自以为一世之雄,海内莫为予毒也,而不知赵高弄之如木偶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差不多州县官竟是木偶,全凭书吏做主的,不知可有这件事?”叶圣陶《倪焕之》四:“谁相信为什么什么而战,正是登台的木偶!” 4.木偶真正作为戏剧性的表演大约在汉以后的事情。 《通典》上说:“窟儡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表家乐也,汉末始用于嘉会”。 历史记载 《列子·汤问》载:周穆王(前947—前928)西巡狩,越昆仑,下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指中原),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日与俱来,吾与若俱观之。”越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俗人也,巧大颔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唯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解倡者以示王,皆草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肢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兴者,合会复如初见。足见周穆王时代木偶之流传状况,及偃师表演技巧之高超。 西汉时,木偶除广泛用于“丧家之乐”和“宾婚嘉会”外,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述,木偶还曾用于战争:汉高祖刘邦与匈奴交战,“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祖用陈平奇计在城楼装配许多貌若仙女的木偶人,使心怀妒意的匈奴单于冒顿之妻阏氏恐其夫破城后贪恋女色,唆使丈夫解除对平城的包围,使高祖得以脱险,“后乐家翻为戏”。汉桓宽著《盐铁论》载:“今民间雕琢不中之物,刻画玩好无用之器。玄黄杂青,五色绣衣,戏弄蒲人杂妇,百兽马戏斗虎,唐锑追人;奇出胡妲。”唐锑追人,指用木、泥、纸做成小人,进行爬高竿的游戏。奇出胡妲,指鱼龙变化与旦角演戏之类。 汉班昭在《续汉书·五行志》中云:“时京师宾婚宴会皆傀儡。”魏明帝(227—239)时,扶风人马钧,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像,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出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絙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春磨,斗鸡,变巧百端。此为水傀儡。 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说:“宋岳珂《桯史》云:‘秦始皇(前246—前210)作曼延、鱼龙、水戏’。”唐代杜宝撰《大业拾遗》载:隋炀帝以三月上巳会群臣于曲水,以观水饰。扮神龟负八卦出河援伏羲、吕望钓磻溪、刘备乘马过檀溪、周处斩蛟、秋胡妻赴水、巨灵开山等,总七十二势,皆刻木为之。或乘山,或乘平洲,或乘磐石,或乘宫殿。木人长二尺许,衣以绮罗,装以金碧,凡作杂禽鱼鸟,皆能运动如生,随曲水而行。又间以技航,航长一尺,阔六尺。木人奏音声,击磬、撞钟、弹筝、鼓瑟,皆得成曲。及为百戏跳剑、舞蹈、升竿、掷绳,皆如生无异。雕装奇妙,周旋曲江。同以水机使之。唐以后,国都东移,陕西水傀儡史载甚少。明代水傀儡戏相当发达。刘若愚《酌中志》卷十六载:“其制用轻木雕成,海内四夷蛮王及仙圣将军士卒之像,男女不一。约高二尺余,止有臀以上,无腿足,五色油漆,彩画如生。每人之下平底,安一榫卯,用三尺长竹板承之。用长丈余,宽一丈,深二尺余方木池一个,锡镶不漏,添水七分满,下用凳支起。又用沙围屏隔之。经手动机之人皆在围屏之内自屏下游移动转。水内用活鱼、虾、蟹、螺、蛙、鳅、鳝、萍藻之类浮水上。圣驾升座向南,则钟鼓司官在围屏之南,将节次人物各以竹片托浮水上,游斗玩耍。另有一人执锣在旁宣白题目,替傀儡登答赞导喝彩,或 孔明七擒七纵,或三宝太监下西洋,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之类。唯暑天白昼作之。其人物器具,御用监也。水池鱼虾,内官监也。围屏帐幔,司设监也。大锣大鼓,兵仗监也。乍观之似可喜,如频作之亦觉繁费无味。”详尽说明了水傀儡表演设施及完整过程,读之有如亲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