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和墓穴有什么区别?

这两者的关系是这样的,棺在内,小,主要是用来盛放人的尸身;椁在外,大,主要是用来盛放陪葬品并且将棺包裹起来。棺椁棺椁,顾名思义,棺和椁是不能分家的。通常来说,棺在内,较小,主要放置尸体,并不会放置陪葬品或者就算是放也很少放。像是慈禧那样的,全都放满了的,还是很少见的。而椁是包裹在棺的外面的,椁和棺之间留有缝隙,这些缝隙之中,一般会放满陪葬品。

而且并没有诸如这种规定,一棺一椁。一个棺可以套很多层椁,而一个椁里也可以有很多个棺。这就是一些大户人家,想要自己的陪葬品多一些,如果一个椁放不下,他们就会修建第二个或者第三个椁,来存放自己的陪葬品。而还有些家庭,想要夫妻合葬,或者多人合葬,就会在同一个椁内放好几个棺。这也就解释了,如何在不惊动已经死去的死者的情况下,和其合葬。

而棺椁的质地也是有一定讲究的哦。一般来说,棺椁都是木制的,但是也有可能会有玉石或者其他的材料制成。但是大部分的棺椁还是木制的,诸如帝王将相、王公贵族,他们可以选择一些带有防腐性质的木料,或者说是名贵的木料。如果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就只能用普通的、常见的木料了。而且,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丧葬制度也是礼仪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棺椁制来源于丧葬制度,从周朝开始的。根据《周礼》记载并且规定,像天子帝王的棺椁需要四重。第一层自然是盛放尸体的棺,称作椑,它的外部需要用水牛皮包裹,可能目的也是防腐吧。第二层需要用椴木制成,称为地也,第三层称为属,第四层就称为大棺了。帝后的棺椁呢外面多两重,要用梓木制成,所以就明白了盗墓小说中经常看见的梓宫是什么了吧。而且,根据周礼,平民百姓是不配拥有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