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近代诗人、思想家、文学家,在清政府风雨飘摇的时候,他在诗文里主张“更法”、“改图”,想通过变革来填治清政府的百孔千疮,他敢于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诗文中洋溢着浓烈的爱国热情,被现代的文人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的人物。

为了挽救清政府,他主张改革,为了人民免受鸦片之苦,他支持林则徐虎门销烟,而他的主张在清末是无法实现的,在不断地忤逆长官后,京城已经没有了他的立足之地,于是,在公元1839年,也就是己亥年,龚自珍决定辞官南归,回家乡杭州定居,在两次往返京杭的过程中,有感于清朝现状,在百感交集中写了许多激昂、深刻的忧国忧民的诗歌,***计315首,统称为《己亥杂诗》,流露了他的爱国之心。“诗言志,诗言情”,即使清政府让龚自珍千万次的失望,但龚自珍的爱国之心却从来没改变过,恕不多言,仅从《己亥杂诗》其五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此首七绝前两句叙事以抒情,后两句议论以明志,表明了诗人虽已辞官归乡,但仍要为国效力,至死不渝的决心。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先言离京时的情形。在日落时分,诗人离开了生活了十多年的京城。京城,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有着许多他熟悉的人和物,寄托着他的政治理想,但随着他的离去,都将烟消云散了。“浩荡离愁”写出了他在离京后产生的浩如烟海的愁思,日落西山,他的一段人生经历也将结束,自然新潮难平,愁绪万千。一个“斜”字点出了诗人心情的低落。“夕阳西斜,断肠人在天涯”写出了羁旅之客的思乡之愁,而“浩荡离愁白日斜”更多的是一种忧国之愁。“吟鞭东指即天涯”的“吟”,我想也是一种苦吟吧?北京和杭州的距离不算遥远,他却说是“天涯”,这是一种心的距离,也是一种政治的距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结尾两句,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落红”喻指辞官的自己,“不是无情物”意在言自己忧国之心仍在,护的“花”喻指国家,表明自己为国效命,即使“化作春泥”,死了也无所畏惧。所以,在归乡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僚,为国献计献策。龚自珍的拳拳爱国之心,在昏暗的晚清,也可昭日月了。

据说后期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戊戌变法的一些主张也多有借鉴龚自珍,梁启超也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却与有功焉。”龚自珍的爱国不只在诗文中,在行动上也有所体现啊!但一生都没有见到一点的效果,不可谓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