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太极简介
深圳弘武武术俱乐部——孙氏太极辅导站一、孙氏拳的起源与传承孙氏太极拳是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 孙氏太极拳是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 一 代宗师孙禄堂先生集形意、八卦、太极之大成,冶三家于一炉,所创立的优秀拳种之一。 孙氏太极拳由孙禄堂先生所创,孙禄堂(1860,12—1933,12)讳福全,晚号涵斋。河北 省定县(今顺平县) 。孙禄堂先生自幼酷爱武术,曾拜李奎元为师,实从郭云深(李之师) 习形意拳,后从程廷华习八卦掌。孙禄堂先生年复一年,潜心研究,使拳合于道,五十岁时 向郝为真学习太极拳,有所得后将形意、八卦、太极三家融会贯通,博采众长,独树一帜, 创孙氏太极拳。 此拳练习时上下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每转身则以开合相承接如行云流水,绵绵 不断。该拳拳式至简易学,而每一拳式之内意至深,主张不求呼吸以致真息孙氏简介,式正气从,以 形意拳三体式为整套全架之基础,要求重心上下无起伏,始终在一个水平面上运动,培育体 内一触即发之本能。以八卦拳之迈步必跟,退步必撤作为该拳基本运动形式,要求重心始终 在两足上交替变换,利用重心的连续变化协调、混融周身的虚实、阴阳、求中和而达至灵, 至空。 故孙氏太极拳既有形意拳的整实猛烈, 又有八卦拳的灵活巧变, 并将此融蓄在太极拳的 柔顺中和之中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练习者逐渐产生极尽猛烈整实之能,极尽灵活巧 变之能,极尽柔顺空化之能。
孙氏太极拳是采形意、和八卦、证太极混融升华后的结晶。是 近代武学发展的至高成就。孙禄堂先生合毕生心力所创的《太极拳学》 《拳意述真》等五部 武学著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是中国武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孙禄堂演练孙氏太极拳 郭云深:孙禄堂的早年师傅 孙氏太极拳第二代掌门人为孙存周(子) 、孙剑云(女)深圳弘武武术俱乐部——孙氏太极辅导站孙存周先生(1893 一 1963 年)是近代武术界具有极深造诣的实践家。孙禄堂之子,在武 学上深得其父之精髓,武林中亦负盛名只因未逢其时,中年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战中度过, 孙剑云,(1914 年-2003 年)任北京武协副主席、北京武协孙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首届“全 国武林百杰当代武林十大名师之一”、中国武术院特邀研究员、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 孙剑云老师全面继承和发扬了先父、 著名武术家孙禄堂宗师创立的孙氏太极拳。 孙老师 七十多年来,守武德、远名利、重洁行、自强不息,以其年近九旬的高龄奔走在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桃李满天下,热心推广中华武术和太极拳。孙老师高尚的武德、高超的武艺和健 康的体魄,当选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和健康老人,被国家体委授予中国武术高段位、八 段武师。
孙剑云老师曾和北京武术院吴彬院长一起出访香港。当孙剑云老师在体育馆出场 表演孙氏太极拳时, 香港各界观众为这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热烈鼓掌, 惊叹她不仅身体健康, 而且表演孙氏太极拳,精神抖擞、潇洒自如,真是一位“武坛明星”。 孙叔容(祖父孙禄堂、父亲孙存周) ,幼承家学,得祖父、父亲教导,获益良多。1953 年即随父在北海公园习武授徒。63 年其父去世,改往北京月坛公园定点义务教拳授徒。多 年来她搜集整理祖传武学资料:已发表了: 《形意拳浅说》《八卦剑》及《八卦拳》今译; 、 《孙氏雪片刀》《孙氏太极剑》《孙氏太极剑对练》合订本。 、 、 《孙禄堂武学著作大全简注》 等,对武术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二、孙氏拳的风格特点孙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主要是:进步必跟、退步必随、动作敏捷、圆活紧凑孙氏简介,犹如行云 流水,连绵不断,每左右转身以开合相接。 孙氏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是将形意拳之内外合一和八卦拳之动静合一融蓄在太极拳的 中和状态之中。走架时重心无上下起伏、无左右晃动的问题,通过活步使重心不断地在转换 当中。 孙氏太极拳,从起式到收式,各种动作要求中正平稳、舒展圆活、紧凑连贯、一气呵成。 使全身内外平均发展, 一动无不动, 一静无不静。
正因为中正即不前俯后仰, 又不左偏右倚, 使得躯体手足上下呼应,内外一体。所以,行拳盘架要守规矩。 在练拳时不可越出一个“中”字。习练者若能悟透这个“中”字,便能掌握自己的重心,重深圳弘武武术俱乐部——孙氏太极辅导站心不失,呼吸就能保持正常,呼吸正常,才能百脉通畅。 进步必跟、退步必撤,是孙氏太极拳的第二个特点。进步必跟、退步必撤,这种移步的 方式,有利于培养习练者重心潜移和动静合一的能力,还有利于上下相随、手足相顾,使习 练者在移步中,不失六合之要。 孙氏太极拳的第三个特点是:每逢转身,多以开合手相接。孙氏太极拳中有十二个开合 手,将套路分为十三节。每逢转身以开合手相接,可以引导习练者身体随重心的虚实转换、 内气的自行运转(称为圆研) 。开合手便于引导习练者体会体内气息的运行与重心转换相协 调。开合手的安排,在练拳时,还有利于习练者经络疏通和血脉通畅。 孙氏太极拳的第四个特点是:蓄神待机,神不外张,虚实分明,始终不失六合的要点。 习练孙氏太极拳时, 要处处因势利导, 各种劲法随重心变化而转换, 如行云流水, 连绵不断, 轻缓匀灵之中寓以随机待法之势。 孙式太极拳讲究“避三害守九要”,避三害是要求练拳时,切忌努气、拙力和腆胸提腹; 守九要是要求练拳时必须“一塌,二扣,三提,四顶,五裹,六松,七垂,八缩,九起钻落 翻要分明”。
总之,孙氏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高级拳术,具有防身、健身、 养生、修身的作用。孙氏太极拳把形体运动与意念活动相结合,以意念导引形体运动,导引 气血运转,达到形神兼备、精神与形体双重的修炼,可以使习练者祛病延年、健康长寿。三、孙氏太极剑孙氏太极剑由孙禄堂根据拳理,以形意八卦为基础演变而来。剑法以意、气为主,眼、 手、身、步各法均同于拳术,剑如臂之加长,而不为使剑所拘,达到身剑合一的境界。 孙氏太极剑单练套路分上下两路。 上剑套路从第一式至第三十八式, 下剑套路从第三十 九式至结束。上、下剑合二为一可单练,也可分而练之互为攻防。 上节: 起式──白鹤晾翅──双龙出水──鹞子翻身──单举鼎──仙人指路──青龙 返首──太公钓鱼──青龙 头──单 鼎──云龙现爪──凤点头──天边扫月──猛 虎截路──青龙缩尾──黑虎出洞──平沙落雁──青龙出水──怀中抱月──孤雁出群 ──鹞子束身 (又名单展翅) ──鸿雁捎书──蜻蜓点水──回头望月──拜剑式──妙手 背斩──大鹏展翅──推窗望月──顺势撩腕──蜻蜓点水──磨盘剑──片膀撩腕── 青龙缩尾──黑虎出洞──怀中抱月──鹞子翻身 下节: 单举鼎──跻步黑虎出洞──偷梁换柱──外截剑──怀中抱月──白蛇伏草─ ─夜叉探海──封金挂印──鹞子束身 (单展翅) ──鸿雁捎书──乌龙绞柱──青龙缩尾 ──跻步黑虎出洞──裏截剑──鹞子束身 (单展翅) ──鸿雁捎书──蜻蜓点水──磨盘 剑──鹞子入林──怀中抱月──片膀撩腕──插花盖顶──鹞子翻身──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