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术功夫的诗句
1.关于武术的诗句
白马篇(白马饰金羁)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以下是对武术的描写,传统武侠小说里都反复引用: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另,“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是描写的剑舞, 不是武术。侠客行是写的“侠客”,武术方面没怎么描写。
2.谁有描述武术或是功夫的诗句1、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侠客行》
原诗节选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译文
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2、一举破贼垒,刀斧纷纭挥。
出自明代钱嶫的《悯黎咏》
原诗节选
壮士快鞍马,锋镞如星飞。
一举破贼垒,刀斧纷纭挥。
译文
将士们骑着大马,手中的弓箭如星云密布般飞射出去。我方将士一下就攻破敌军堡垒,手中的兵器挥得密不透风。
3、鼓腕腾棍晴雷收,舞腰困褭垂杨柔。
出自唐代李咸用的《长歌行》
原诗节选
鼓腕腾棍晴雷收,舞腰困褭垂杨柔。 象箸击折歌勿休,玉山未到非风流。眼前有物俱是梦。
译文
鼓动手腕挥舞着木棍轰轰似晴空雷声炸响,腰肢翩飞若杨柳枝低垂摇摆。象牙白的筷子敲击着调子,没到玉山还不能够算潇洒恣意。看着眼前的景物,原来一切皆是梦境一场。
4、铜金刚,铁菩萨。轰雷发处,有耳皆聋。
出自宋代释守卓的《德山棒临济喝》
原诗节选
德山棒,临济喝。铜金刚,铁菩萨。轰雷发处,有耳皆聋。
德山的棒法,铜铸的金刚,铁造的菩萨,动作起来的声响足以将人的耳朵震聋。
译文
5、堪笑不能知痛痒,上堂犹道拂蒿枝。
出自宋代释法成的《颂古二首 其二 三顿棒》
原诗
山藤六十轻分付,肋下三拳已太迟。堪笑不能知痛痒,上堂犹道拂蒿枝。
译文
朝着肋骨下方鼓拳已经太迟了。勉强忽视疼痛,接着拳头又至仿若分花拂柳般轻柔。
3.赞美武术的诗句1、《破阵子 》——南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解释:半夜里仗着酒劲挑灯观摩自己的宝剑,心思已飞到了当年吹角连营的时候。
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美餐,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2、《白马篇》——唐代 李白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解释:你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
你杀人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
3、《结客少年场行》——唐代 李白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解释:荆轲在少年时剑术非凡,出剑之快可以砍杀山中灵敏的白猿,剑术之精足以射杀天上的鸿雁。
荆轲生来就有万夫难当之勇,佩上剑更是添了几许英雄气概。
结交的人有剧孟这样的人物,一同在新丰喝酒,不醉不罢休。
荆轲的勇猛,在市井中杀人,可见其胆大,从容饮酒,可见其淡定,是很有定力的人。
而且认为害怕易水寒冷是羞耻的,有气贯长虹之势。
扩展资料
武术来源作用
个人自保
原始社会:强弱争斗,一方动戈,继而出现武。武,止戈为武,消停战事而来。
武术,消停战事的技术。中国武术、中国传统武术,通过武化流传,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
安国强民课程
国家、社群: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楚庄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访楚国,称楚庄王的政治思想与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在楚庄王之前。
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楚庄王始、使楚国强大,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巨大作用,称霸中原,威名远扬。
关于武功
武功,在个人,是制止侵害,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的功力;在国家,是戢兵保大而定功。
4.描写武术的诗句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倾动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5.含有功夫的诗句含有功夫的诗句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西江月 辛弃疾
自觉逢春饶怅望,谁能每日趁功夫。——绣妇叹 白居易
横画功夫想未全。双双文彩羽仪鲜。——浣溪沙 杜安世
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功夫咒你。——《鹊桥仙》蜀妓
功夫竞搰搰,除草置岸旁。——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 杜甫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与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棍扫一大片,枪挑一条线,身轻好似云中燕,豪气冲云天。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刚柔并济不低头,心中有天地。清风剑在手,双刀就看走,行家功夫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手是两扇门,脚下一条根,四方水土养育了我们中华武术魂。东方一条龙,儿女似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中有神功。
6.描写武术的诗词有哪些《送赵大夫护边(一作送赵都护赴安西)》
孙逖·唐
外域分都护,中台命职方。欲传清庙略,先取剧曹郎。
已佩登坛印,犹怀伏奏香。百壶开祖饯,驷牡戒戎装。
青海连西掖,黄河带北凉。关山瞻汉月,戈剑宿胡霜。
体国才先著,论兵策复长。果持文武术,还继杜当阳。
《送李生谒张侯》
石介·宋
李生长七尺,栖栖长自吊。
一饮酒一石,常怀酒瓮小。
一食午一腔,平生未曾饱。
负剑出门去,满眼荒榛道。
行行何所适,泪下沾襟袍。
李生且收涕,不足苦悲悼。
非无咸池音,夔旷世所少。
不识伯乐氏,飞黄遍牛皁。
我闻张侯者,其人非草草。六经探精微,九流得指要。
荀况或言兵,杜牧曾深考。纵横文武术,难以寻常较。
磊磊公侯器,可以镇浮躁。子将丈二矛,试向伊前掉。
见子伊心喜,扶子出泥淖。王济牛心炙,李生应得咬。
《赠青潍将谢承制》
苏轼·宋
吾皇有意缚单于,槌破铜山铸虎符。
骁将新除三十六,精兵***领五千都。
周王常德须攘狄,汉帝雄才亦尚儒。
君学本兼文武术,功名不必读孙吴。
《白马篇》
曹植·东汉末年(三国时代)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观公孙大娘剑器舞》
杜甫·唐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足支〕。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尝於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国粹,闻名世界。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一个运动项目。它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也越来越受到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人民的重视和青睐。
在原始社会,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斗争中,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并且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
少林武术作为一种人文文化现象,作为一种人体形态文化或是作为健身、御敌、竞技专案在中国早已家户喻晓、妇孺皆知,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少林林功夫是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
7.形容武术的诗句有哪些1、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宋代: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2、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代: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4、武侯庙 唐代: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5、岳忠武王祠 明代: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