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月光之上
水在月光之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境象?这是一种梦中的景象。试想碧水如镜,微波潋滟,一晕澄亮如魅的月光,从碧水深处如梦如幻地隐隐约约透射出来,那种美奂绝伦的境象,不是梦景又是什么?然而,我产生这般的感觉的时候,并非是在匪夷所思的梦里,而是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
春末夏初的朗日,一群文友应鸭河口水库管理局之约,去水库的加固升级工程游览采访。参观完加宽加固后的坝体和即将完工的溢洪道拓宽工程,听罢技术人员所做的水库发展概况介绍,文友们分乘两只快艇,在宽阔的水库湖面上旋绕驰骋……
小巧的艇体似一月尖尖的犁铧,在碧蓝的湖面上犁出一道道雪涌般的欢快的浪花……小艇欢叫着左绕右旋,逶迤如蛇地盘桓飞奔,一忽儿朝这边倾斜,一忽儿向那边倾斜……飞奔的速度和接二连三的大幅度倾斜,惊得文友们紧抓艇体屏息闭目,不时地发出开心之极的大呼小叫……
我端坐艇头,和其他文友们一样屏息闭目,尽情惬意地享受着蓝天、碧水、飞艇、雪浪所赐予给我的无上的欢悦,朦朦胧胧间,就忽然看见一晕澄亮如魅的月光,从深深的湖底隐隐约约透射上来,在碧蓝如镜的湖面上晃啊晃啊,晃成了一幅绚丽无比的图画……
水库深处怎么会有澄亮如魅的月光呢?这晕橙亮如魅的月光,是从哪里来的呢?我心里不禁一个激灵,悠然记起这个水库的最深处,曾经是我儿时的故乡啊!此时此刻呈现在我的眼前的这晕月光,不就是我儿时故乡的那轮明月的光亮吗?
曾经记得我的儿时故乡的村名叫“西抬头”。与“西抬头”隔着鸭河咫尺相望的是“东抬头”。现在,“东抬头”村依然故在,不过早已改名为“鸭河村”了。而与之隔河相望的“西抬头”,却已没入水库的库底,永远渺无踪影。
我一直眷恋着儿时的故乡,但却始终没有弄明白我的故乡为什么名叫“西抬头”?没有弄明白与之隔河相望的“东抬头”为什么名叫“东抬头”?后来听老人们解释,才渐渐有些明白:因为“西抬头”与“东抬头”两个村庄之间,有一道南北向的长岭,名曰“抬头坡”。居于“抬头坡”左右两个村庄的人们,要登此坡必要抬头,所以一来二去,位于西边的村子就叫了“西抬头”,位于东边的村子就叫了“东抬头”。
还有一种解释,说“东抬头村”位于鸭河东岸,加之地势居高,天亮时最先看见日出,于是就取“抬头望日”的意思,取名为“东抬头”;而“西抬头”位于鸭河西岸,再加地势低隅,天黑时最先看到月亮,于是就取“抬头望月”的意境,取名为“西抬头”。这两个解释哪个正确,目前尚无定论。但我似乎更倾向于后者,因为这个解释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我儿时朦胧的记忆里,依稀记得“西抬头”是一个四面寨墙的古寨。土夯的寨墙东西封闭,南北开门,墙上四角有青砖垒砌的防贼的炮楼。村寨东西各有白河与鸭河潺潺流过。墙内村中,有几条窄窄的村街,村街上错落有致地铺着青色的石板。村街两边布满做各种小生意的小商小贩儿:油馍铺、打铁铺、小饭馆儿、骡马店……
村中央有一口深不见底的老井。井口横一架摇起来吱吱扭扭响的辘轳。辘轳井旁,一棵几搂粗的不知道多大年岁的皂角树遮天蔽日,给人们织出一片数十长方圆的浓郁的荫凉。每逢夏日的晌午,全村的大人们都走出家门,聚拢到这棵皂角树下吃饭乘凉,边吃边交流一些互相关心的八卦话题。尤其傍晚,吃罢夜饭的人们携老带幼,更是齐聚这块风水宝地闲聊、纳凉……
我记得小时候,就常常靠在母亲的怀里,望着寨墙上方冉冉升起的那轮银盘似的圆圆的明月,听母亲讲述月亮里玉兔捣药的妙曼故事,最后在她轻声哼唱的“月亮曲”中进入梦乡:“月奶奶,黄巴巴;爹织布,娘纺花;小妮儿缠笼符,哗啦啦啦啦……”
据老人们讲,当年的“西抬头”是方圆附近最有名的富庶之乡,肥得能一把拧出油来;村子东西两边的白河、鸭河水清纯甘美,美得喝着比糖水还甜;两条河流冲积而成的小平原土质肥沃,一年打下的粮食五年都吃不完……
由于村子位于古洛宛通道“三鸦路”第一鸦:百重山的南麓,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因而吸引得南召大镇刘村、草店以及县城的牛肉铺、骡马店的客商络绎不绝光顾买卖,同时也引逗得远近的土匪刀客们馋涎欲滴骚扰频繁……村民不堪其扰,无奈之下,才合伙集资,修了一圈厚厚的防匪防盗的土寨墙……
只可惜这等富庶丰美的鱼米之乡,1958年修建鸭河口水库,被淹到了水库之内。我家和库区的数万群众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迁移。我家先是近迁,先被安置到附近的太山庙公社小杨庄,我在不远的柿树洼小学上到二年级。1965年又举家迁往桐柏县。
后来,我家一直在桐柏县固县镇秱安村定居下来。我在固县镇读完小学、初中和高中,还回乡当了五年农民,直至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考上大学……
试想,假若当年不修鸭河口水库,如果我家一直就在“西抬头”这块富庶丰美的土地上生活,我想我们的状况肯定不似后来那般窘迫困顿的模样,最起码不会经历那么多搬迁的周折与辛劳吧?还有我的文化积淀,先后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里生活,肯定发生了难以衔接和无法弥补的断裂,不然的话,也许早就写出了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惊世之作了吧?
真是山不转路转,想不到离开几十年之后,我又来到了鸭河口水库——这个曾令我家颠沛流离四处搬迁的地方。旧地重游,回望数十年的往事,心内不免漫上一阵绵绵的烦绪;睹物生情,思望水库深处的故乡,脑际不由生出一种淡淡的感伤……
正思绪间,耳边忽然响起技术员的介绍讲述:鸭河口水库建成后,浇灌了南阳地区四分之一的土地;这些地方产出的粮棉,超出整个南阳地区粮棉产量的二分之一;水库的水给无数新办的工厂注入生命,给南阳市的美化工程增光添彩,给南阳的经济腾飞插上翅膀,南阳从此在不受干旱、雨涝和缺粮的困扰……
想到这里,我才慢慢释然,就算舍小家为大家吧?如此换位思考,自己的内心是否就变得光亮、轻松一些了呢?
游玩参观完毕,临离开鸭河口水库之时,我仍然忍不住频频回头,再二再三地凝视那碧蓝如镜宽阔无垠的库区水面。我似乎透过碧蓝的水面,又看见了库区深处那晕隐隐约约澄亮如魅的月光!
再见,我的悠远的儿时的故乡!再见,伴随着我的童年成长的月光!虽然现在,故乡早已被库区淹没,蓝蓝的碧水已经罩覆了那晕明媚的月光,但在我的心中,我儿时的故乡依然故在!那轮朗月永远澄亮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