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游记之人物篇

一段人生,一段旅途。走过的路,碰到的人,经历过的事情毫无例外,都是这人生旅途中的一部分。2018的夏天呀,到了有趣的地方,碰到了有趣的人,经历了有趣的事。最棒的华风,深远的历史,年轻的我们,不一样的英国,于是乎,走了这段不一样的旅程,体味了这段不一样的人生,还好,是我们,这群有趣的人,在一起经历的!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上海-香港-伦敦-剑桥-约克-爱丁堡-湖区-曼城-巴斯-伦敦-香港-上海,这18天的旅途,看过的风景,玩过的游戏,听过的故事,聊过的八卦,吃过的美食,值得记录的瞬间太多,愿我粗拙的文笔,能带回一点点,再带回一点点美好的回忆。。。

人物篇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何为有趣呢?曾经读到过这么一段话:“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比如苏轼;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是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比如清人沈复;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比如鲁迅;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比如梁启超。‘’ 正所谓,"世上所难得者为趣。”

而以下这群人物皆是有趣之人。

人物之一,彭老师,才华横溢,稳重大气,华风之灵魂人物。满腹经纶,诙谐幽默暂且不表,就单来表一表让我印象最深的三个感受:其一,跟孩子的相处能力。他与孩子,三五成群,嬉戏打闹,可以;他对孩子,口若悬河,传递知识,可以;他教孩子,行为举止,品行规矩,可以!其二,在去往剑桥的车上,那一口川音特色的《再别康桥》,至今在耳边旋绕,回味无穷,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向我索要珍贵音视频。其三,在大英博物馆,数小时高强度的中国馆讲解,对每一件我大中华文物瑰宝,如数家珍。讲解之专业,知识之渊博,体力之强悍,真是让人心生佩服,叹为观止!彭老师的好,就是那种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一点一点,往孩子们的心里播撒下种子,小心的灌溉,呵护这种子慢慢长大,就是那种,家长一了解他,就愿意而且放心把孩子交给他的那种好!

人物之二,叶老师,童心未泯,谦逊平和,大智若愚!全国模范教师,历史教育大咖,央视评选出的全国十大最美教师。在认识叶老师的第一天,立刻圈粉无数啊。我爱他的认真,于细微处,无不体现。在准备大英博物馆的亚述馆讲述过程中,不顾舟车劳顿,先孩子们之前,多次前往亚述馆,一遍一遍,针对馆藏反复观摩,反复操练,旁若无人,窃窃私语,一次次实地演练,就为了给孩子们讲出最能让他们理解的,这起源与约公元前3000年(约中国五帝时期)的亚述。而正是这份认真专业,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我们所有人领略到了一场无以伦比的亚述历史盛宴! 我爱他的乐观: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看问题的观点,永远都是正面积极。记得在爱丁堡,天气骤变,凄风冷雨,大家纷纷抱怨天公不做美,唯叶老师穿好他的雨衣,笃定赞叹,这种天气,真正是天公给我们足够的面子,让我们可以独独领略这座有着悲怆历史,有着伟大的威廉.华莱士,有着悠长声远,凄美纯净苏格兰风笛的城市。当时当刻,当情当景,真是在没有比这绵绵不断的雨水,更适合这座有故事的城了。我爱他的生动,叶老师有着一双一般人无法比拟的发现美的眼睛,从他独特的视角,总能体会风土人情,市井生活。每到一地,发现好玩的,尝试好吃的,比如穿苏格兰裙,品英格兰戏,探访约克曲巷幽深的小路,第一个想约起的人,一定就是叶老师。我爱他的川剧绝学,一曲川剧《变脸》中的快板,嘴皮子之利落,口齿之清晰,真正干净利落,舌灿莲花。也是听了他的讲解,才知道原来《白蛇传》里的小青是个男的,原来川剧里的变脸,其实是法海手中的那个钵。羡慕成都的朋友们,此行结束,空闲之时,川剧都可以约起看起。文化之传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人物之三,张老师和付老师伉俪,我们的艺术和摄影老师,博古通今,知识渊博,学贯中西。带孩子们写生,稍作指点,一群之前学过亦或从未学过画的孩子,手下的画作便鲜活灵动起来。还记得在湖区,孩子们三三两两坐着,远处湖光山色,眉黛青山,风景如斯,许多书中描写过的维多利亚时期的那些景色,就近在咫尺之间,那一刻,这一群在张老师和傅付老师老师带领下写生的孩子们,和这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他们在画景,一不留神,他们已然成为了景的一部分。

不想去特别介绍张老师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的名号,只想放几张我偷拍的张老师工作中的照片和他的摄影作品,很多时候,饭桌上看不见张老师身影,因为他去找寻眼中那独一无二的景色,去抓住那瞬间即逝的光线和明暗。

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在一幅幅旷世名作间流连忘返,听张老师付老师娓娓道来经典画作背后,前世今生的故事。这次之前,人生履历之中,有着那么几次屈指可数的冲着缇香,塞尚,高更,梵高以及伦勃朗等大师之名,不懂装懂的看画展经历,而这一次,在两位老师精彩讲解陪伴下,是真正能够去欣赏,去回味,去感受。在国家美术馆那天,对于我而言,是此行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原本以为对于从小缺乏美学教育的我们这一代而言,看画就是走马观花,但是这一次让我真正明白,看画的感受是超越语言,文字之外的那种感受。谢谢张老师送给大家的那句话:“技术不是最重要,而情感才是最重要!”在国家美术馆那天,分明就是体会到了张老师和付老师那种对艺术的热爱,从他们的眼神,从他们的话语,从他们的肢体动作间,无不传递出那种执着,坚持和认真!

人物之四,导游张,东北小伙儿,富二代,但是,他是一枚靠自己实力闯荡江湖的新一代富二代。走过弯路,吃过苦头,坑过爹妈,从不懂事的莽撞少年,褪去青涩,到现在立足英伦,八面玲珑,事业蒸蒸日上,想必他这一路走来,也是有诸多不易,一个背后有故事的人,只是现在当众说起,也是云淡风轻,曾经沧海吧。这段旅程,到底有多少次帮我们解决了临时突发事件不得而知(比如团队用餐时间会有变换,比如有迷路走失需要帮助的),在旅途中,他的风趣,他的自黑,他的勤奋,也赢得的大家对他的赞许和尊重。喜欢听他宋小宝的语音语调,喜欢听他手机铃声里东北大妞的歌曲,估计无数个当妈的心里,都在暗暗希望自己儿子的未来,也有这位年轻人身上的特质:吃苦耐劳的同时,擅长自黑,诙谐幽默,高情商助他走天下。好吧,登出美照一张,据他自夸,如果在希斯罗机场退税碰到问题,凭此照片刷脸解决。效果呢,本人没用过,欢迎使用,并告知结果。

人物之五,王老师,文学老师,知性温雅,美丽大方,这样的美女老师,魅力有谁能挡呢?!由于王老师这次是带另一团的小朋友,很遗憾,只跟她有最初几天的接触,但是仅仅几天,印象深刻。记得回到上海的当天晚上,嘟爸到机场接机,王嘟嘟见到爸爸的第一句话是:‘’老爸,你知道天下还有如此传奇的女子吗?她有多重身份,作家也就罢了,还会格斗,会格斗也就罢了,还对道教武当派有研究,武当派也就罢了,她还懂物理!‘’ 这次大英博物馆里,王老师负责的是罗马馆,也是当天最热的馆,高温中,汗流浃背,可是大家还是跟的很近,就因为她的讲解生动有趣,生怕错过细节。小朋友说王老师告诉他,如果能看懂《宇宙的十维空间》,就去成都找她,约好了哦,王老师,期待成都见!

人物之六,阚老师,历史老师,年轻有为,品行兼优,关于他呀,如果读者您是一位母亲如我,那就一定会想认识他父母,因为太想知道是怎么培养的,标准别人家的娃儿啊!如果读者您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好吧,他还单身,行动要快,欢迎私下找我索要他的联系方式。

人物之七? 曾老师,美术老师,耐心温和,始终面带微笑。记得在国家美术馆,我一人实在想再多点时间折回去,多看一下伦勃朗的自画像,曾老师怕我会迷路,居然默默在大厅耐心等我许久,一直待我返回,这才带我汇合大部队。细微之处,关心无所不在!

旅行,去哪里也许不是最重要,但是和谁去,却是最重要。一群有趣的人,成就了一段有趣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