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宗师陈发科:若论搏击之输赢,只数一便罢了,没有二、三
民国后期,陈发科的学生许禹生主持、举办一次武术搏击比赛,许当时担任教育部 体育 主事,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教育家,在拜师陈发科前,曾师承杨健侯,是杨氏太极拳传人,也是民国时期一等一的高手。
许拟请恩师陈发科当总裁判。陈谦恭地说:我只会陈式,不懂其它,当裁判不妥。后来,许再三恳请,陈发科答应做赛事顾问。
赛前,许禹生组织京城各武术流派的掌门、大咖,讨论搏击时间和规则。经过反复酝酿,确定比赛时间为15分钟,三回合定输赢,每个回合5分钟。
大家咨询陈发科,陈说:参赛人多,15分钟时间太长,既耗费体能,又拖延时间,似乎不妥。
众人又问:陈师傅意思如何?
陈师答曰:三分钟怎么样?
三分钟?够吗?陈师身旁的李剑华笑了笑问。
陈师再答:武术既要护人,又要佑己,寒颤之间应该见分晓,口中数1、2、3,时间都有点长,唯有如此,才称得上武艺,否则,命如何保得住。
剑华说:陈师傅,可否一试?
陈师答:好吧。
说时迟那时快,李身子一团、一展,就到了陈发科面前,屋里刮起一团风,他用形意拳劈字诀,两手按住陈发科双臂。只听“砰”地一声,剑华向后飞到了墙上,哗啦一声又落到了地上。
原来,屋子里的人眼睁睁看到李两只蒲扇般的手按住了陈师傅两臂,剑华心一凉,完啦!他的两只手像按在了棉花团上。没有等他回过神儿,陈师傅横肘、转身,一股排山倒海的劲儿,将李撞飞,挂到了墙上,把墙上的镜框稀里哗啦打落一地。
李剑华惊魂未定,迟疑好久说了一句:信了,魂都飞了!
陈师问:剑华,你哪儿疼了?
剑华回答:奇怪了?哪儿都不疼,就是脑子一蒙,就飞了出去。
陈式太极拳技击之妙是“八门五步”,即掤、捋、挤、按、采、捋、肘、靠八种用法,和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陈师仅用了一个肘劲儿,因屋子小,劲儿方才发了一半。
剑华回家后,发现马褂儿后面的脊背部都是洋灰,怎么也弹不掉,只好泡在水里用刷子刷了。原来,陈师傅用内力把李剑华弹到墙上,又落在地上,墙上的石灰浸透到了布缝里。
李剑华,形意拳绝顶高手,其父为民国形意拳名师李云山。他师出名门,又拜张占魁、李存义两位形意拳大师。身高两米有余,细腰炸背,身形健硕,武艺精湛,身法飘逸,精通形意、八卦和太极,常年在清华大学教授形意拳和八卦掌,功夫了得,声震京城,有“赛虎行”美誉。
解放前后,北京是中国武术流派的藏龙卧虎之地,太极、形意、八卦;少林、武当、八极;戳跤的、摔跤的、拳击的,大师云集。
听说从河南名不见经传的陈家沟,来了个教陈式太极拳的,京城里各门各派的掌门、大师,纷纷上门来比武教技,陈发科在京30年,交手无数、未尝败绩,落败者却都毫发无损。他德艺并臻,被北京武林界尊为“太极一人”;建国后,成立北京武术社,陈发科被选为首任社长。
陈发科从1928年赴京传技,于1957年仙逝,享年70。他开创了陈式太极拳之先河,使太极拳走出陈家沟;老人家诲人不倦、毫无保留,传授新架,门生多愿赌服输、带艺投师,学生名家辈出;陈师常说:恨不能变成你肚子里的虫,把所有的东西教会你。
赴京前,陈发科就是陈式太极拳的掌门人,曾以白蜡杆做长枪,威风凛凛、单手持棍、穿破匪首胸膛,当场毙强敌,声震中原大地。
如今,习练陈式太极拳新架者,遍布海内外和大江南北,陈发科倡导健体强国,功勋卓著,是中国武林真正的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