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衣服用龙怎么称呼
龙袍。
中国古代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服装,穿着者的特殊身份而备受关注——这种服装就是龙袍。现在所说的龙袍,多是通俗叫法,把皇帝所穿有龙的服装都叫龙袍。其实确切地说,皇帝身上带龙的服装有两种,冕服和龙袍,而这两种服装,所贯穿的理念是大不相同的。按照《尚书》记载,龙出现在服装上是舜帝的安排。提出把12种图案——史称“十二章纹”,制作在帝王所穿的冕服之上。其中,龙排序第五,前面还有日、月、星、山4种图形。龙在这里出现,恰恰就是想体现在任帝王具备善于变化、兴风致雨的能力,当然也相当于对继任帝王提出了要求。最迟到周朝建立,冕服制度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比如,周代把绘有龙纹的冕服称为衮冕,天子和公爵皆可穿着,但天子用升龙,公爵用降龙,以体现等级的差别。周朝第一批赐封的公爵,很多并不姓姬,那时的龙纹并不是为了宣告穿着者的血统,只是作为美德和能力的符号,可以理解为对帝王的加持。龙袍第一次出现在服装制度中是在宋代。宋代皇帝的一款袍服上规定要用龙纹,但颜色并不是黄色,而是绛色。同时,龙也在皇后的凤冠上出现,配置为九龙四凤。描写宋代宫廷生活的戏剧《斩黄袍》和《打龙袍》,从黄袍和龙袍的命名上是可以看到当时服制的微妙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