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堂油纸伞的文化内涵
作为经久耐用的传统雨具,若水堂油纸伞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文化:
(一).“伞”的正体字是“伞”,含有相聚在一起的五个“人”,代表多子、多福。这是古人造字的大智慧,字即是符(最早的汉字是伏羲所写的“八卦”),且“油纸”与“有子”谐音,油纸伞自古寓意贵人庇护、早生贵子、人丁兴旺、五子登科等。
(二).油纸伞可消灾辟邪。在中国民间,传说红色与桐油可以消灾、辟邪、驱鬼、镇宅,有红色的桐油的纸伞放在家中,当然可以平安吉祥了。潮汕和一带和新加坡的客家汉人,在新屋落成时,常常会在墙角和房梁悬挂油纸伞以驱除晦气。
(三).预祝一帆风顺。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习俗,就是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背上行囊里除书本外,一定会带一把油纸伞,即“包袱伞”,或“保福伞”。预祝路途平安。当年毛主席去安源发动武装起义,单人独行,身无长物,只带了一把油纸伞。在很多地方,亲朋、家长、同学为学子买一把油纸伞,预祝高考成功。
(四).表示地位显赫。在我国很多地方,有用油纸伞祭祀祖辈先灵的习俗。习俗来源于中国古代皇帝打着黄盖伞,表示至尊无上。用油纸伞祭祀祖辈或亡灵,显示其在是阴间地位显赫,不受苦受难,可早日投胎转世。
(五).伞骨为竹,竹报平安,节节高升。关于竹,古来就有很多好说法,中空正直、无私无邪;中国古人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报平安”等等。
“纵使千根骨,终归一点心” ,是若水堂油纸伞的堂训,也是人们对油纸伞的赞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亲友之间以油纸伞相赠,表示愿与对方心连心、***命运、风雨同舟。
(六).伞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旧时客家习俗婚嫁时包括聘金与嫁妆,其中油纸伞也是陪嫁妆奁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纸”与“子”谐音,有“早生贵子”之意,“伞”字包含5个人字,寓意“多子多孙”。圆形的伞面则取其“圆满”之兆,象征婚姻圆满成就;另外送伞陪嫁亦有表示用来遮日避风防雨,驱恶避邪之意。
(七).代表浪漫、坚贞的爱情,恩爱百年。自古,油纸伞下演绎了多少经典爱情:《白蛇传》中,许仙与白蛇在西湖断桥以红伞为媒,结下千古奇缘的佳话;油纸伞已成为浪漫爱情的符号,情侣之间以伞相赠,表达愿意呵护一生、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