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西游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经典小说,其思想内涵被无数人探究过。《西游记》被搬上荧幕后,更是受到广大观众的喜欢。我们且不要去追究《西游记》的思想内涵到底是什么。因为每个人站的视角不同,就这样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见解。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从《西游记》中每个人物身上得到一些有益的人生启发。
学唐僧的执着
首先要学唐僧的坚定的信念,象他那样非要到西天把“真经”取回,不达到目标誓不罢休,经历万难也在所不辞。
懂得“悟空”
只有不断地“悟空”,才能洞悉事物的本质。空则通,通则灵。所谓灵,就是变化无穷,因为孙悟空不断“悟空”,所以他会七十二变化,他在西游记中最厉害。
努力做到“八戒”
要想修得正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懂得克制自己。对于一个企业工作者来说,要做到“八戒”:戒欺、戒贪、戒骄、戒燥、戒懒、戒独、戒粗、戒满。
学沙僧的“傻”
他每天都任劳任怨,每天都忍辱负重,每天都脚踏实地,每天都“傻”乎乎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真诚地调节同事间的矛盾,一起完成自己的目标。在西游记中,沙僧的语言很少,但沙僧却是团队的润滑剂。没有沙僧的“傻”气,就没有团队的和谐。
学习小白龙的服务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别人服务,同时也在享受别人的服务。在《西游记》中,小白龙就非常具有服务精神。他总是默默无闻,却脚踏实地甘心为唐僧服务,相伴唐僧一路西天取经。路遥知马力,用在小白龙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
另外对于现代职场人士的启示是:
一是要懂得“人事”
“人事”是什么?对于现在的人来讲这个词太过生僻,不过将此词用白话一说大家就都知道了,那就是送礼。我敢这样说,每个人都送过礼,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你是贫民还是高官,这或许已经成为我们的民族传统,此举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着。那这个“人事”的起源在哪里呢?是谁最开始办这个“人事”的呢?《西游记》告诉了我们。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说: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来到了佛家圣地灵山脚下,经一翻沐浴更衣终于见到了如来他老人家,师徒四人真是心花怒放,终于可以取得真经了。如来吩咐手下二人,一个叫阿傩、一个叫伽叶的管事,让他们俩带师徒四人先到珍楼之下吃点饭,然后再打开宝阁为他们取经书。到了宝阁,这两个鸟人却拿捏起来,问唐僧:“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唐僧说:“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孙悟空一听,这两个鸟人不仅不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做,还向我们要礼,就急了,说:“师傅,我去如来那里告他们去。”别呀,听悟空这样说,这两个鸟人马上为他们取经书。而取得的又是什么呢?是无字经书。看到这无字经书,唐僧哭了。《西游记》是这样写的:唐僧满眼垂泪道:“徒弟呀,这个极乐世界,也还有凶魔欺害哩!”孙悟空说:“师傅,刚才人家管我们要人事,我们没给,所以他们俩个就给我们拿了无字经书,我们到如来那里告他们去。”可告的结果怎样呢?如来说:“你们就别告了,他们俩向你们要礼的事儿我早就知道了,只是这经也不能轻易传,你们取也不能空手取,以前比丘们下山为别人诵经,还收了三斗三升米和黄金呢,我还说他们要少了呢,这种要法以后我们的子孙怎么生活。”最后的结果是,唐僧不得不双手奉上紫金钵盂,才取得真经得返东土。
气,看到此处就是一个气。都说佛家是四大皆空,这哪里是空,神圣们都要什么“人事”,何况人呢?更可气的是,如来这样的一把手,竟然把“人事”说的这样冠冕堂皇,说的这样理直气壮。
记得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就有人送礼,两瓶白酒两包糕点,毕竟当时的人挣不了多少钱,所以现在看来有些好笑,但我要说的不是这“人事”价值几何,而是送礼者和受礼者的变化。过去去送“人事”和收“人事”两者都是偷偷摸摸,很怕让人知道,在当时人的内心来讲,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所以一定要小心,要选择夜黑风高的时候去做。而如今,已经变了,送“人事”者是大张旗鼓地送,收“人事”者光明磊落地收,如果你不送也不收,那就成了不懂“人事”的人了。这一收一送其中也蕴含着太多的哲理。人常说:舍得。那什么是舍得呢?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这一舍就是为了一得不是吗?唐僧紫金钵盂的一舍,为了经书的一得;钱财的一舍,为了官位的一得;身体的一舍,为了钱财的一得。这样一想,“人事”就又是正常的了。
二是要有关系
什么是关系呢?更直接点说那就是联系。关系是什么,现在的现实社会中,有人把关系说成是生产力,这一点也不错,人不是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吗?有了关系,有了朋友关系,正常的事情可以快点办,不能办的事情也可以办,有些时候关系还能保命呢。在《西游记》中,唐僧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一路上那真是铲妖除魔无数,但不知各位朋友注意到没有,孙悟空所铲之妖都是什么样的妖,除的又是什么样的魔呢?如果仔细分析认真思考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妖魔鬼怪,如果和哪个神仙都毫无关系,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消灭,像白骨精之流,蛇妖之流,而于神仙们着一点关系的,哪怕是隔亲带顾的都被收收去,换句话说,被彻底保护起来,并且有机会以后能修成正果。像什么红孩儿、月宫中的白兔、许多神仙们的坐骑,再比如无底洞中的鼠妖。孙悟空就是再厉害、再正直,也要给神仙们面子,否则以后就很难混下去。
三是没事找事就是干事
有句话是: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乱的。这句话在《西游记》中也可以看出来。先说这唐僧师徒四人吧,孙悟空是任劳任怨,可他出的错误最多,不仅自己身体受苦,并且不时要接受师傅的批评。沙僧就属于看的那种,什么事都是看,自然没有大的缺点和错误。猪八戒就是捣乱的那种,有点困难就吵着散伙,但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他是一个永远最好的人了。再来说说那些神仙们,也是喜欢没事找事捣乱的那种。在唐僧历经的八十一难中,大多数都是神仙们给找的,不是自己的坐骑下了凡尘做了妖怪,就是自己身边的童子们偷偷跑出去做了妖魔。作为神仙,那么大的能耐,什么都可以算出来,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事情就算不出来呢?我个人认为,并不是他们算不出来,而是在他们的指示下去给唐僧捣乱的,这样事情闹大了,自己在出手摆平,显得自己能力强,并干了工作。这些神仙把捣乱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早一点,显不出自己的能耐,完一些唐僧真成了妖怪们的盘中之物,那向如来老佛爷就交待不了了,那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所以,神仙就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