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呈坎

皖南社会蕴含着道家文化的根基。

休宁有个齐云山,广德有个太极洞,徽州区有个八卦村。太极、八卦,都是道家的核心元素。

这个八卦村,就是我们这次皖南采风的一个重点目标,呈坎。

据介绍,呈坎始建于1800年前的东汉三国时期,那时不叫呈坎,另有一个很响亮很中华的名字——龙溪。

后来江西南昌府的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俩,来到这里搞开发,并按照道家风水理论,将村形村貌整治成八卦形状,改村名为呈坎。

呈坎究竟何义?《说文解字》中说,“呈”的本意是平。“坎”从八卦方位看,是西方,属水。合起来,呈坎的真实含义,就是水西的一块平地。紫气东来,西地承接,说白了,就是一块平安兴旺之地。

当地的导游,对呈坎二字又有一种解释:人生有许多坎,呈现出来,才好跨过去。

这个解释,与呈坎的那句广告词——游呈坎一生无坎——是一脉相承的。意思是说,到了呈坎,就等于把所有的坎都跨过去了,再不会有坎坷。这都是在说呈坎的好。

论说好,朱熹的诗句“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应该是最极致,最霸气的。

朱熹祖籍婺源,出生在福建同安,他这一生好像也没在安徽做官,呈坎是否去过不得而知,但他是道学家(理学即道学),一个“道”字,把他和呈坎联在一起,写出这样的礼赞诗也并不奇怪。

朱熹对呈坎的见识,大概是始于“双贤”。双贤何许人也?他们就是呈坎罗氏宗族中的两位父子名人。父亲罗汝楫,官至南宋朝廷的吏部尚书、龙图阁大学士。儿子罗愿,历任鄱阳知县、赣州通判,鄂州知事,也算是个地方大员。尤其是他的博学和长于考证,深得朱熹的赏识。

这父子俩有个致命的败笔,罗汝楫曾充当秦桧陷害岳飞的得力干将,以至于死后成为罪人,被铸成朱仙镇岳飞庙前的五个跪像之一。

其子罗愿官声倒还不错,但因为父亲的过错,一直不敢进岳飞庙。一日反复思量,自感没做过什么坏事,还有不少善举,便壮了壮胆,进了岳庙,没想到却突然死在岳飞的像前。死时正值壮年,年仅48岁。

可见,这个“双贤”都是“带病”的。

道学家们都很爱惜自己的羽毛,道貌岸然这个成语就是专为他们造的。作为道学家之首的朱熹,如果能预料到罗汝楫在后世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他是绝不会自毁清誉做出那样的诗句来的。

不过,除却“呈坎双贤里”,那句“江南第一村”倒还说得过去。光是那个村形八卦,就是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此外,呈坎村的“大”,也是随处可见。

进村的大门前有个广场,现在成了大晒场,大红的辣椒和金黄的玉米,一排排,一行行,在阳光下相互辉映,很是吸人眼球。

我在大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回头一看,身边一个人都没了,30多人就像泼在沙漠上的水,瞬间消失。

紧赶慢赶,终于在二道门前的小广场上发现了小徐,他正坐在大阳伞下悠然自得地晒臭脚。我问他,其他人呢?他说都还没过来,我这才放下心来。

我俩坐等一会,见导游带着我们团队的3个人走过来,看样子其他人都在路途失散了。

既然有导游,我们跟着她走就好了,既可以听讲解,也不会走错路。

导游看着很小,好像还不到20岁。她带我们走过二道闸门,又绕过一个大藕塘,这才告诉我们,下面就要正式进村了。前面走的那么长一段路,看来只是个引子。

这个引子包括八门八卦长廊,过桥长亭,写着“游黄山天下无山,游呈坎一生无坎”对联的圆门,以及一群孩子席地而坐,听老师讲呈坎的过去今天。这一切,有静有动,都在向游客暗示游呈坎的主题。

在村头,导游告诉我们,呈坎很大,有700多户,3000多人;村内有3街99巷,路线复杂,如同迷宫。过去经常有外地人路过本村,进去后就出不来,有的索性不走了,就此定居下来。当然,能留下来的都是有本事又有财力的主,否则呈坎人也不会收留。

走进村子,果然见街巷纵横交错,如果没人带路,真会像误闯祝家庄的盘陀路,在里面转圈圈出不来。

一路走来,小导游向我们介绍了村内的一些特色建筑,直到罗氏宗祠的门前,她停了下来,告诉我们,她的导游到此结束,要返回去了。

她还说,她们每天都有定额任务,要来回跑多少趟,这样到月就有两三千块收入。看来,当个导游还真不容易。

这个罗氏宗祠的全称,叫“贞靖罗东舒先生祠”,游呈坎买的门票,就是为了看这个祠堂,其他地方都是免费的。

这个祠堂是“国保”,它有几个明显的特别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有三条。

其一,与一般祠堂都是宗族***有不同,这个祠堂是专为罗东舒个人所建。罗东舒自幼聪颖,但他一生隐而不仕,以耕读为业,以文章鸣世,世人称赞他有黄庭坚之才、欧阳修之贤,罗氏子孙对他极为敬重,故而有专祠之祭。

罗东舒祠堂,也折射出了徽州崇尚耕读的人文精神。无独有偶,我们在溪口古民居的一家“义仁堂”前,看到一幅对联,上联是:“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下联是:“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徽州人已经把耕读精神上升到了仁义的高度,这正是徽文化经久不衰的根基。

其二,罗东舒祠从动工到完工,前后花了近100年时间,这样的工期是前所未有的。

其三,罗东舒祠的修建,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僭越行为。初期雕梁上有龙头,色彩基调为黄色,这都是皇家宗庙的特征。后来这两项改掉了,但又在宝纶阁的台阶上做文章,修成了“三进七阶”,就是三个并立的七级台阶。

我们在参观时,导游指着那个七级台阶说,按规矩,皇家宗庙是“三进九阶”,普通百姓的宗祠只能是一进三阶,朝廷的大员限定在二进五阶,三进七阶显然是大大僭越了。何况,罗东舒并无官职在身。

皖南显然是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只是去苏杭一带,估计巡案大人也都不愿去皖南,这才导致这些建筑规制僭越的现象存在。歙县的许国牌坊,也是如此,四脚建成了八脚,虽然违背旨意,却成了全国唯一。

许国也罢,罗东舒也罢,这些僭越现象归根结底还是风水理论在起作用,都是为了抜高自家的风水,荫庇后人。

从罗东舒祠出来后,很快就出了村,我们终于见到了那条作为阴阳分界的河流。据导游介绍,界河那边是村里的农田,是为阳,界河这边的村庄是为阴。

站在界河的大桥上,我回头望了望村庄,竟有些念念不舍。

此时,我们团队的30多人都已经越过呈坎,但愿能借呈坎人吉言,大家今后再无坎坷。

(下篇预告:《土楼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