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问,综艺中的素人是只能指普通人还是带网红
只要是拥有市场的地方,“以假乱真”的现象就不会杜绝。演艺圈里的“假”事也不少,综艺节目中就常常见到。例如,在益智节目A中表现不俗的素人,下个月就上了演讲节目B;在相亲节目C中被牵手成功的素人,半年后就在脱口秀节目D中畅谈自己在相亲节目里的奇葩遭遇。这些所谓的“素人”,改头换面,换个人设,就马上在另一档综艺上成为新的“素人”嘉宾。这是综艺圈目前司空见惯的事,但却似乎并不符合观众对于“素人”的理解。
“伪素人”是否是一种作假?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素人”?为何在大多数“星素结合”的综艺中,素人只能成为徒有其名的元素?值此“3·15”之际,新京报记者专访诸多曾参与综艺制作的导演、编导,以及博见传媒总裁吴闻博等业内人士,揭秘“素人不素”背后的虚实操作。
现状:娱乐类真人秀爱用“伪素人”
在娱乐化时代,是不是素人,观众一眼就能看的出来。不少综艺的“素人”都被网友扒出是“综艺专业户”。为此记者盘点了2017年-2018年部分用过“熟脸”素人的综艺***14档,发现其中“伪素人”并不少见。在这些综艺中,娱乐类真人秀占57%,生活服务类、音乐类综艺各占14%和21%。而在“伪素人”的类型上,娱乐类真人秀大多数用的是“网红”、签约艺人、未出道“综艺咖”在节目中担当固定嘉宾;而生活服务类、音乐类综艺则偏好选用同类型节目的“回锅肉”担任参演嘉宾。
原因:为什么要请网红当素人?
自2015年“素人”一词被首次强调,很多节目组便开始绞尽脑汁的往节目里增加素人元素。其中不乏以素人为主的生活服务类节目频出,例如《中国式相亲》《单身战争》等。而纯娱乐的“综N代”也开始拿掉明星加入素人。例如增加素人CP的《我们相爱吧3》,主打星素合唱的音乐节目《我想和你唱》等。
但通常意义上,大众理解的“素人”是没有综艺经验、毫无知名度的“普通人”,例如楼下老王,邻居张阿姨。但纵观“星素结合”的大部分综艺,网友总是能扒出其嘉宾拥有丰富的综艺经验,或是网红或是签约艺人。为何节目总是选择“伪素人”?究其原因,如何选拔素人,如何让他们符合节目预期效果,是节目组尚难解决的一大问题。
难找有表现力的素人
通常情况下,节目组选拔素人主要是通过官方征集、搜罗各大网站、微博、朋友推荐等多方渠道,然后再到各大城市集中面试。曾操刀某恋爱真人秀的导演C透露,最开始他们的主要标准还是看素人的性格和个人背景是否符合节目,并没有具体的标准。
但大多数节目组在寻找时都会发现,一百个面试的素人里都很难找到一个符合综艺要求的人选。例如某档遭到腰斩的大学生类真人秀网综就曾到全国各地的大学里海选“学霸”。虽然颜值高、有个性的“校草”不少,但要不就是表达能力不佳,会怯场,要不就是已经在网络上露过脸了,并非纯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