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什么呢?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非特定病原体(结核、寄生虫等)感染所导致的乳腺慢性炎性疾病,临床以乳腺组织肉芽肿形成为主要表现,好发于乳腺小叶,故称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目前这类疾病病因不明确,但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尤其好发于产后2~4年的女性。该病没有特效药,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
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为回乳后乳汁不净,乳房长期有少量泌乳,机体对自身乳汁产生免疫反应所致。
肉芽肿性乳腺炎分为肿块型、溃疡型和难治型。肿块型临床特征为非哺乳期女性突发乳腺肿块,肿块微红,轻度压痛,无发热、当病情进一步发展,脓肿形成,继发多处糜烂或溃疡,溃疡往往长期难以愈合。
如果女性有以下情况,就要警惕此病:非哺乳期,乳房反复发炎;戒奶后两年左右发病,或发病前有引产、流产史;可伴关节疼痛、皮肤红斑;常规“消炎药”治疗无效;炎症易复发。
那么如何诊断呢?常规检查包括乳腺B超、钼靶,乳腺肿物穿刺活检进行病理诊断是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标准方法。病理特征为以小叶为中心组织细胞的上皮样和多核巨细胞浸润的非干酪样肉芽肿伴微脓肿,但须做排除性诊断。如果含脓液,取脓液进行抗酸染色找杆状细菌也是需要的。还需抽血进行泌乳素检查。
如果不经过科学的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容易病情反复,因此早诊断、科学诊断及治疗是治愈肉芽肿性乳腺炎的重要因素。目前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方法包括激素治疗、抗棒状杆菌治疗(与抗结核杆菌用药一样)及手术治疗,还有“三才理疗”。每一阶段采取的治疗方案不完全相同,配合中成药进行调理,如即瑞夏枯草口服液,具有消肿散结,抗炎镇痛的效果,然后辅助规范化排乳手法或者热敷乳房,乳头清洁等行为来促进乳腺炎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