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之意识力学

生命科学之意识力学大纲

道体无说,但老祖宗把它推演为易经阴阳八卦五行用于医药风水算命,用于排兵布阵等。道教把它用来奇门遁甲修仙入圣等。儒家用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用来修身入圣。别的宗教也用来修身的,只不过有些用神道说教有些用来日用有些用来明了宇宙的真象,宇宙只有一个真象即无象,这是体,以大千为象这是用。从科学上说它是全息的。阴即人肉眼看不见的为体,阳即是道体所示现的大千万象。体是种子识(体本无识以用为识,强命之为种子识藏识),用是眼耳鼻舌身识产生第六意识分别后产生执持我见识(未那识)。修身定后打开藏识即开悟就入圣了。。世道越发展下来人的贪欲心越重就越远离道体,所以老祖宗打压工商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压制贪欲嗔痴,而修身成为圣贤。感恩老祖宗的深情厚义。虽然工商科学技术的发展打压了使中华民族受到了很多凌辱,为了倍养圣贤仍然值得。在圣人眼里没有国界,要说界的话三千大千世界为界。

比如镜子是量子,镜子里的镜像就是镜子的完整意识,当把镜子分离为左右,镜像也分离为左右了,这个分离不管多遥远它也是左右,如果动了左边,那么右边也会做出反应,这就是超距,于是说量子力学即意识力学。也就是物质量子保存了信息意识,不管分离有多远,它们还是保存了原来的信息,这边动了,那边有反应,动左、右有反应,动右、左有反应,这也是因缘法则,从而也看到了缘力在起作用,这即是量子力学即意识力学,即意识缘力。

一、量子力学即意识力学。

电子双缝实验的结论就是电子能感知人类的观测行为,从而作出自己的改变,也就是说人类的观测意识影响了电子轨迹,也就是说意识决定世界,人类意识是一种实质行为,量子力学即意识力学,即意识缘力。

也可以这样说,识性就是法界.法身。法身遍在一切处,他方世界这方世界,入于无入于有,小而无里,大而无外。所有物质物理世界都是它生发的。你说它动了又好象没动,你说他没动又生发一切,就如如不动。

五识(眼耳鼻舌身识)只有现量,第六意识有现量比量非量,一切都是如来藏识(阿赖耶识)的现量就如大海浮泛起的浪花泡沫。

1、显现量子意识力学,在唯识学而言,凡是呈现在前的,谓之现量境。

2、比类量子意识力学,比量者,意识起分别之谓。

3、非类量子意识力学,无记、中庸、中道之意识力学

4、圣言量子意识力学,与宇宙合拍、合十而心物一元。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意识的示显量子。

二、意识力学之光性即神性即意识性即知识性即渗透性即温度性即电性,光性以温度、辐射、衍射、风、湿、电等等各种因缘性渗透合拍、合十、合适,思维即电流之意识性。

神经感应人类感知感觉就是静电场感知感应感觉。

地球磁场即地球意识性的表现,太阳光场是太阳意识的表现。每样物质都有磁场即意识场。天体一样。

人能从地球之东西南北站立即地球意识场的作用,即地球缘力场的作用。

是人类主观意识在分别,地球没分别就如孕妇。

相对论在形下的角度是非对非错。站在形上的角度说是错的。

下面是搜索到的意识问题:

不离因果而超越因果,这个叫做不昧因果。

?唯识学。——唯有识, 既世界一切物理与心理现象以及观察现象者,归根到底都是“识”的作用,八识即心王~~心物一元。

心之作用八识心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未那识.阿赖耶识(含藏识.种子识、含藏种子识、如来藏识)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唯识学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

? 经典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莫名其妙)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南怀瑾先生《习禅录影 》

? 从佛开始,及其后世弟子之努力,归纳出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了心理、生理、哲学、逻辑各种精神观察法,即唯识法相学。注意啊!何以要说唯识给你们听,有大作用,尤其是有功夫有见地者,不能不了解,否则用功知见不会透彻正确;但未发明心地者,我并不赞成你马上搞这一套,不然这种知见的束缚太厉害,困在知见上,来生都成问题。八识即心王,即般若所说的心,分为八部作用。然何以不说心而说识?禅宗叫人参话头,要离心意识参,这个“识”是极难解释的。前辈大菩萨分析: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学佛应依心不依识,即不依妄想分别。这句话在文字语言上的解释是够了,但我们不应该就此满意,现在应提出来问:何谓分别?何谓不分别?

现在分析给你们听,普通经典说除精神因素外,生命中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楞严经》则说:地、水、火、风、空、见、觉七大所构成。

前面四大是生理,在宇宙说是物理;空是一大原素,他的作用非常大;见即所知、所见,当然也包括看见的见;觉指感觉、觉受。人身是七大所合成,非常科学。见、觉即是识,四大与空也都是唯识所变。例如我们打坐时感觉腿发麻,这是身识;同时还在念着“我的腿发麻呀!”这是意识的知觉。识是什么?是妄想性生灭性最强的;智是无生灭,不靠意识思维、感觉、见觉、知觉而来,是历历孤明存在的。换言之,以唯识言:心是王。将心作用分开言是八识。打坐用功者,功夫较好时,如以前五识中的眼识而言,眼睁开,意识未起分别,亦能知道,即眼识。如现在火车声过来,并未意识有此观念,但知此即是声,这是耳识。如在梦中,独影意识与耳识一结合,火车声即误为老虎声。鼻、舌、身识皆如此。如现在你头上架着一把刀,上面有命令强制判决:三天三夜不准动,动一动就要你的命,这么一来,你腿再发麻也不敢动,身识感觉不是没有,根本是吓得忘记了,意识坚强不去配合它了。在唯识学而言,凡是呈现在前的,谓之现量境。比量者,意识起分别之谓。前五识也有三性,即善、恶、无记之性。文光问意识有三性,当然有!但何以前五识还有善、恶、无记?譬如你现在,眼睛习惯性瞪得大大的,其实并不是生气,但好像起嗔恨相,这是很微妙的,系根据意识习惯性引起的,是现量而非比量。又:前五识的善、恶、无记,乃与意识助伴作用而俱转俱变。……

第六意识即思想,前五识为第六识之尖兵,第六识等于总指挥。分别意识分为两部分,一为明了意识,有善、恶、无记三种性质,譬如有时我们手拿杯子,不小心,忽然打破了,这不是善,不是恶,只是无记。(也不是中庸,更不是潜意识的作用。)明了意识即明明了了,不昏沉,清醒时,即是明了意识的作用。一般人打坐,清清明明的境界,亦是他的范围。无记只是善恶之间的刹那间的一阶段,譬如人忽而呆住了,非善非恶,就是无记。如果意识中完全无记,误认为是定境,误认为就是无念,则是修行大病,反易堕入畜生道中。所以修行人,智慧不明,不如专修念佛、观想、持咒法门,训练善念专一,意识纯善坚固,必定如愿成就。意识的另一面,即是独影意识。何谓独影?即昏昏沉沉,恍惚流注,似有似无。譬如打坐时或梦中那种境界,即是独影意识。前五识并未配合作用,但自以为眼在看,耳在听,鼻、舌、身识,依稀犹如平常一样可以远游,甚至可以飞行变化,将白天里所见所为的经验及习惯性的想象等,七零八落拼凑起来,便成梦境。学佛学道的人,静境中许多幻相,也是独影作用,有些人把它误作神通妙境,其错何止于道里计,《楞严经》说:“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必须先在理上知见清楚。……

我为何要叫你们注意唯识呢?就是因为古往今来多少修行人,甚至很有功夫者,将参禅,及定中的各种各样境界,认为是自性、见道、得神通。例如能看光等作用,也能说过去未来事,其实,这只是自我催眠的最高程度,自以为已得了神通,已经得到了道果,不知这只是将独影意识引发而已。或认为潜意识力量如是之大,有神通一样的作用。他却不知原子弹还不是明了意识所发明,数学上的妙理,哲学上的妙悟,都是明了意识的发现,只是很多人未充分发挥其力量,而将它用在嗑瓜子,打麻将,说笑话上面去了。实际上,自我催眠的催眠作用,第六感的灵感作用,以及西方人千里眼等,皆是独影意识的功能,而非真神通。故定中发现什么,皆此而已。许多修行人通宗不通教,故有此错误。所以修密,修禅的多半是易落此病,自以为已修到了秘密难思之境,岂非可叹!故学密宗者必须通教理及深究唯识,便是此故。如此才能分别这种境界是什么,才能入“证自证分”。否则将梦……等独影意识当作究竟,当作自性光明或神通妙用,便糟了。另外,独影意识不仅在梦中、定中起作用,且白天身心太过疲劳即会眼花,或错觉、幻觉,都是它的关系。现代心理学最多只发展到此。但不要因此而随便作批评,必须深刻了解它以后,才可以下断语。

前五识如前述是第六识的前锋,但第六意识愈用,薰习愈深,愈老愈顽固。婴儿时只有前五识和第七识、第八识;第六识是由于后天渐渐薰陶引发,分别意识始现行。第六识即阿赖耶识的妙用,千万要清楚,它是中心,它是总指挥,非常重要;而总司令则为第八识,它含藏一切种子,是一切后勤兵员补给的总仓库、总司令,而第六识总指挥则为第八识总司令的缩影。这一点极为重要,希望大家特别留心。第七识我执——末那识,此译甚为勉强,实际上非我执之意,而是意之根,它非真我,只是意识之来源,更非第八识道体上的真我。当我们打坐时,妄念分别心不起了,但“我见”真意还在,它就是第七识。第六意识起分别的功能,即从第七识根本上来。明了意识,独影意识不起时,“我”这个观念还在这儿。如打坐入定时,身体似乎忘记,其实不是真忘记,只是身体感觉轻微了,地水火风空见觉及分别起动柔软缓慢了,但“我见”还伏在根里,是即意根、我执。很多修行人,将此意根当作真我,以为认识真我。其实,这正是《楞严经》上说的:“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便是这个劣根。今日上午我所说的真我——“念佛者是谁?”“是我”的我,实际上并非此第七识的我。故说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

第七识平常何在?前五识及第六识起用,此第七识的作业功能,皆包括在其中,常川流注。再归纳来说,前七识皆包括在第八阿赖耶识。(此识无法译,只能勉强译为含藏识,能含所有一切过去、现在、未来的种子。)

此识甚难懂。玄奘法师将八识归纳起来,作《八识规矩颂》,其中说到第八识是“受熏持种根身器”。受熏,如抽烟者慢慢染上熏上,谓之熏习,也就是气质变化的意思。持种就是保持这些种子,一切习惯性的种子,每人有不同种性,父母遗传的因素虽有影响,但那只是增上缘部分。各人阿赖耶识种性不同,姑且把父母未生前算它属于先天的种子阶段,它接受了过去一切受熏的习气。再受现在生命阶段的现行作用,从现行引发过去种子的习气功能,也由现行形成未来种子的动力。老年时头昏眼花,腰酸背痛,坐在靠背椅上,走不动,打呼噜,一闭眼,以前数十年的经验皆忘记不了,数十年来所作所为,皆一一呈现在眼前,能持种子,一点皆未放弃,因缘果报之理,即由此而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作所为,皆有果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所谓“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缘果报的道理,又译为异熟,它是异时异形相而成熟,报的方式不同,时间空间都不同,但种子的力量还在这里,这便是受熏持种的大概。

三层能所

第一层,种子和现行互为能所,是唯一的真实存在,有能有所;

第二层,识是能遍计,境是所遍计,唯识无境,唯能无所;

第三层,梦中人是能,外境是所,梦中能所都是虚妄,能所双亡。

三层能所的关系:

第二层的“能”就是第一层的能所(种子和现行),-----唯识

第二层的“所”就是第三层的能所(人和法)。---------无境

梦里的五蕴(假象)和梦外的真心都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