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随笔?|?不周风与?“一江春水向东流”
昨天我们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八风”,其中西南风叫做“凉风”,在诗词文章里常常被用来指代女性和抒发忧愁之情。接下来,我们会陆续聊聊其他几种风。
《史记》里说“不周之风居西北,主杀生”,《易纬》则说“立冬,不周风至”。按照方位和节气的对应,西北风被称为不周风,在立冬时节刮得最旺。因为此时植物大多枯萎,动物也开始蛰伏,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生气,不周风常常被赋予肃杀的意味。
为什么西北风要叫作不周风呢?据《山海经》等记载,大地上有八座大山(一说四座)支撑着天空,被称为“天柱”,其中西北方的天柱叫做不周山(意为不完整的山)。《列子 汤问》里说,“***工氏(炎帝的后人)与颛顼(五帝之一,黄帝的后人)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在远古时期发生过数次战争。炎帝的某位子孙叫做***工(后来被封为水神),在战争中被颛顼打败,向西北方逃跑,因为愤怒而头撞不周山,导致天柱拦腰折断。于是天空在西北方倾斜,而大地也向东南方凹陷,银河里的水从天空的缺口倾泻而下,从西北的高原一路流向东南方的大海。
争夺帝位失败的***工留下了不周山的动人传说,在几千年年后浮现在同样亡国的李后主的脑海里,于是诞生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千古名句。
一些小小的补充:
1)因为有了***工怒触不周山,后面女娲才会炼石补青天。
2)《山海经》和《淮南鸿烈》里认为不周山是人间通往天界的唯一通道。
3)不周山大约是先秦时代的人对帕米尔高原的称谓。几千年前的人站在巍峨的雪山脚下,不怪乎会认为这里是大地的尽头,天界的入口。
4)西北在文王后天八卦对应乾金,乾是至阳之气,金主杀伐。周灭商,秦灭六国,汉灭楚,汉末董卓进京,北周(隋)灭北齐和南陈…都是由西北向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