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风光7:王乔洞石窟之谜
王乔洞石窟,与紫薇洞同处在紫薇山下,位于紫微洞的南侧。
洞内现存石刻佛像及动物像520多尊,是安徽省迄今发现的唯一石窟造像遗址,1956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乔洞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南北两个洞口。全洞长55米,南洞口宽3.7米,北洞口宽5米,洞高3到5米不等,洞的底部比较平坦。洞里的石刻佛像,是利用自然崖壁面雕刻而成的。从周围的地理环境看,当时雕刻佛像,不仅考虑到天然峭壁与幽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特点,还注意到依山面水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一现象,与其他地区石窟窟址的选择是一致的。
王乔洞,相传是西周灵王太子乔炼丹得道的地方。《列仙传》记载:“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也,好吹笙作凤凰鸣。”
王乔洞最初因山而名,叫紫薇洞,由于王子乔的名气很大,后人便把紫薇洞改名为王乔洞。
道佛两家不会同处一隅,洞中的石刻佛像,是王子乔炼丹得道很久以后的事。
据考,公元590年的隋文帝年间,一高僧云游至此,看中此洞是佛家修行的祥端之地,便开始在洞内刻像建寺。
刻成的佛像分为两组。
前洞口为一组,中央崖壁上刻有韦驼菩萨、迦蓝菩萨;中间两侧刻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上方刻有佛祖释迦牟尼,两旁是迦叶尊者、阿难尊者,并立两侧的是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
后洞口为一组,右上方凿刻释迦牟尼佛、药师琉离光佛、阿弥陀佛三世佛。此组彩绘至今尚存。
此外,洞内上下刻有500余尊罗汉像,佛周围还刻有虎、马、麒麟、狗等动物造像,场面宏伟,佛教称之谓“海会”,此寺也因此得名为海会寺。
虽然王乔洞石窟比不上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的雄浑壮观,但它以小见大,集寺院殿堂为一体,如此绝妙的构思,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石窟艺术中也仅此一处绝版。
前洞的圆形中央为大雄宝殿区,是礼佛的重要区域。佛、菩萨的周围刻有云气升腾,众生虔诚恭敬的神态。晨钟暮鼓,佛乐梵音,加之洞中雾气飘渺、钟乳石的咚滴水声,洞内***鸣似千僧万侣,一片朗朗梵呗振人心宇,如人仙境。相传唐代佛乐高僧道照,云游至紫薇山,誉此洞为“声韵锤铃”。
求佛自来多磨难。王乔洞石窟的另一奇绝之处,就是现存的520多尊佛像,仅有一个观音形姿完整,其余佛像均被凿去头部,留下一个约2厘米深的圆窝。这当然不是游人的随意破坏,清康熙时的《巢县志》作此解释:明初刘伯温过巢县,见此处风水独特,必出异人,为大明江山计,欲坏此风水,便放出谣言,称当地饥荒是因为洞中诸佛偷食民粮,同时派人于夜间在每尊佛像口部放一饭团。于是乡民愤而将佛头凿去。
但本地佛教协会不然此说,另择史论。据称,公元841年唐武宗即位后,当时道教杰出人物赵归真极力讨好武宗,策划废佛。会昌五年(845年)春,朝廷下达废佛诏敕,结果使得全国近4700座寺院、4万多兰若(修行场所)废毁,27万多僧尼还俗。这一事件被称为“三武一宗”中灾祸最严重的第三难,即唐武会昌法难。在此期间,海会寺法难当头,被当地道教徒以朝廷诏教为由,将海会寺的佛像、著萨像、罗汉像的头部全部凿掉,并赶走僧人,改为道教的紫微观。
两种说法大相径庭,前说为野史,后说为正史,孰真孰伪?有一点是明确的,唐以后海会寺名号已不存在,现存洞内的宋绍圣二年题记的碑刻“居巢紫微洞天”可以为证。以此推论,正史的说法较为可信。
不容置疑的是,道、佛两种宗教文化此消彼长,融于一窟,这正是王乔洞文化内涵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