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上的名人谁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1、木匠鼻祖——鲁班

鲁班,姬姓,公输氏,鲁班是鲁国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后世做木匠工匠之人都会尊称鲁班为一声祖师。

被称为祖师不是白喊的,鲁班不仅技艺精湛,而且痴迷于奇巧的技术,就像鲁班锁这种三个轴组合起来的积木,是按照古代八卦之术所创作出来的。

而且打仗的时候也有云梯,云梯的高度可以看清整个战争局势,是攻打城池不可缺少的兵器。

除了兵器鲁班还是一个十分有爱心的人,他的妻子因为工作的缘故长期在烈日之下晒着,鲁班看见路边凉亭可以遮阴挡雨,就想发明一种移动的凉亭,但他发明的伞一开始不是纸质的,这就是伞的最初始状态。

鲁班真的可以称的上一声祖师,因为他的种种发明都可以造福人类。

2、至圣——孔子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山东济宁曲阜人 )人。

我国公元前841年前没有文字史料。孔子诞辰于公元前551年,就是说在孔子诞辰290年前我国没有文字史料 ,是孔子编修的《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 》把上古文化和文明传承下来的。在孔子时代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线 。可见在中华5010年文化史上 ,孔子文化上承2449年的中华文化,下启2561年的中华文化——承上启下。孔子是中华上古2449年文化和文明的传承人以及5000年中华文化的奠基人。

3、亚圣——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4、述圣——子思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不详其生卒年。按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5、卧龙——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6、和圣——柳下惠

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姬姓,展氏,名获,字子禽,鲁国柳下邑(今属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鲁国大夫展无骇之子。

曾任鲁国士师,掌管刑罚狱讼之事。作为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其“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传颂。孔子以为“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尊为“和圣”。

除了上述的名人之外,这里还走出了很多名人。这些名人在各自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辉,也让更多的人记住了他们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