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对联使用”之“不完全统计报告”

一、回目联

小说每一回的题目都是一副对联,百回本就有100副联。这些联一般对仗相对较严,而平仄却大多拗律。

先说各联的尾字:一般应该上仄下平,而在这100个回目中,上仄下平与上平下仄各46回,以下分别称之为“正格”与“反格”;上下双平2回;上下双仄6回。

六字联1副,“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乔”“双”对仗欠妥;“双献”同句自救,基本合律。

七字联46副,大体合律的10副,如正格:“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梁山泊林冲落草,北京城杨志卖刀。”反格:“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

八字联***51副,大体合律的10副。如正格:“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反格:“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九字联2副,只有“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勉强合律。

有些回目上下句完全是两个律句,但平仄相粘,即所谓“串调”,如:“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人名、事件与地名全部同调,只有“府”和“村”把上下句的平仄分开。有些则上下句平仄相反,但左右不谐,即所谓“串声”。如:“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另外还有些是三平或三仄尾等。

为什么这些回目联多不合律?是作者不懂联律吗?绝对不是,只能有一种解释:“律”服从“意”,守律而不泥律,宁可违律而不损意。

这些联,作者是以最少的字数涵盖本回主要内容,都是由人名(或诨号、职务)、地名、事件构成。完全采取白描手法,似乎是天然去雕饰。这就使得作者没有充分的择字余地。如:“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越狱”与“劫牢”对仗极佳,难道就为一字不谐而把“越狱”改为“逃狱”吗?再从对仗上看,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中,“风雪”与“火烧”对仗欠佳,可是谁能改一个字呢?

正是由于这些回目联简直像是“自然天成”,读来朗朗上口,因而数百年来,许多回目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吴用智取生辰纲”“景阳冈武松打虎”等能脍炙人口,耳熟能详。

二、回末联

章回小说,每回往往是以诗或联结尾。但水浒却几乎都是以联结尾,而且有些回有两联或三联。只有第91和第100回以诗结尾,第21回以四句“古云”煞尾,还有两回不太合律,其余95回全部是以联来结尾的。

在这95回中,三联尾4回,两联尾42回,其余49回都是以一联结尾。下面只讨论各回的最末一联。

先从字数看:四字联2副,六字联1副,八字联1副,十至十三字联9副,其余都是七字联。再从尾字的平仄看,反格仅11副,其余都是正格。

再说整联的对偶与平仄:绝大多数都是比较严谨的,尤其是78副七言常规正格联,完全跟最严谨的七律诗中的颔、颈联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没有发现拗救句或孤平句。

为什么回末联与回目联有如此大的反差?答案也只有一个,就是:形式服从内容。回末联在内容上大体不外:一是对故事的发展或人物的遭遇埋下伏笔,留下悬念;二是对本回的人或事的概括与点评,没有固定的模式。完全不像回目联那样受人名、地名和事件的约束。举例来说:

开篇第1回:“有分教:一朝皇帝,夜眠不稳,昼食忘餐。直使:宛子城中藏猛虎,蓼儿洼内聚飞龙。”本回表面上写洪太尉放走了“妖魔”,其实,那是曲笔;作者最后却把这些“妖魔”称做教一朝皇帝寝食不安的“猛虎”与“飞龙”。这就向读者预示:后面的故事,将是由这些“猛虎”和“飞龙”演绎的一场气盖山河、名昭日月的悲壮宏剧!

第9回写林冲发配沧州后看管天王堂,本来风平浪静;结尾却是“有分教林冲:烟火堆里,争些断送余生;风雪途中,几被伤残性命。”这就为下一回“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