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盒子里的周杰伦是什么样的呢?

多年后,我的时间比例尺变得粗疏而宏阔。鬼知道这些年我都经历了什么。很久很久,我都忘了周杰伦住在我的记忆盒子里。

对周杰伦的喜爱是和初中生活捆绑在一起的。那几年我过得不太痛快,回想起来,也是不太喜欢那时的自己。我和同学总有一些格格不入的地方。别人骂脏话,我受不了;别人打篮球,我不打;别人风风火火谈恋爱,我不谈;别人读韩寒郭敬明,我读鲁迅;女生哈日,我偏偏反日;我对哪怕是最轻微的违纪都嫉恶如仇,然而为了与老妈联络,最后也带着负罪感私藏手机。似乎有一次装病不参加晨跑,本可以享受夹缝里争自由的快感,但是负罪感太强了,以至于在床上听完了整个《八度空间》的A面似乎也没有很开心。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是一个汲汲营营于每次考试成绩、总是怪罪自己自制力薄弱、不想从众却又特别在乎众人眼光的一个别扭形象(好吧,虽然现在区别也不大)。只有对流行音乐的喜爱,可能是我和同学唯一的***同爱好吧。

只因为不太喜欢那时的自己,有一段时间我也不太喜欢自己对周杰伦的喜欢。上大学之后,我开始激进地探索适合自己的音乐。每个星期我都要听好几张专辑。有段时间老听说唱,美国的国内的都听,因为我如此愤怒如此别扭,并想要一直这样下去。然后,我觉得自己脑子里的内容全是体制,想要用阴暗、无章、狂野的东西给自己洗脑。我在汕头这个神经末梢般的地方买到了颜峻的《燃烧的噪音》,受到他的感召,开始探索摇滚乐。我发现太躁的东西基本不是我的菜,林肯公园、德国战车这个量级的就差不多;我听了些带有“噪音”、“实验”标签的东西,如音速青年,觉得就那么回事。慢慢我发现,自己好像对外在的东西也不是那么愤怒,是一个比较爱和自己生气的人。不慎听了Radiohead,那种极致的颓废、诡异的和弦进行、音色上的无限可能,让我一下就掉坑里了,首先在音乐上发现了让自己一见钟情的人。不久,又开始拿台湾小清新和爵士乐当Radiohead的下酒菜。那时候被五音十色弄得耳聋目盲,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偶尔想起尘封的老朋友周杰伦,心里也是说“啧啧,体制内小朋友听的玩意儿”,不会想去把记忆盒子打开一下。

最近两三年,我在听歌这件事情上基本形成了口味,探索的脚步放缓了。从前只在乎听觉,不看歌词,基本只听制作精良的非华语歌曲。现在鬼使神差学了文学,搞文本分析搞出了病,听歌之余不看歌词心头竟有点痒。去年看《我是歌手》还真被一些华语老歌和老家伙们的歌词打动了。于是把周杰伦从记忆盒子里放出来,发现他竟然也给现在这个年龄的我准备了礼物,那就是《半岛铁盒》、《分裂》这样的好词。南唐李后主亡国之后大概再也没有回过金陵,他的故国只存在于回忆之中。但即使只在回忆中,他的故国也在慢慢变化。“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如我记忆盒子里的周杰伦。就算我不听他的新歌,不看他的八卦,不打开记忆盒子看望他,他也在我的盒子里慢慢变化。我害怕他变得破碎、丑陋。没想到,在一个不同的年龄段和阅历背景下打开盒子,竟还能欣喜地确认,自己当年对他喜欢得在理。他像是一个俄罗斯套娃。今天的我想起他,一上来可能会觉得,“哎哟,昨日黄花”,然后听到《蓝色风暴》、《夜的第七章》华丽复杂的编曲,然后想到《范特西》锐气逼人的红色帽衫、劈啪作响的声光电气,然后开始看到《半岛铁盒》的白色背心,看到那里面的五彩光晕,闻到铁锈、青苔和尘埃的味道,然后记忆贯通,联想起初中寄宿生活的种种,以及那几年的一切。而我好像也没那么讨厌自己的初中时光了。想起那段时间的歌坛,还真是让人怀念啊。想起那个班,还是觉得是一些挺可爱的人。现在,我要关上我的记忆盒子了。毕竟我现在是个成年人了,再沉湎于其中,就要被时间发觉。不过,以后我会常回来看看的。与其把你们关在里面,何不经常出来陪我透透气?没人绑着你我走,才快乐。

出道17年来,周杰伦在商业上艺术上的成就已然是“流行音乐天王”。尽管从第三张专辑《八度空间》开始,就有人开始唱衰他“江郎才尽”,但唱到今天,周杰伦依然是华语音乐一座无法翻越的山。

可能是他红得太久,很多新生代歌迷可能都没有印象——2001年周杰伦第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双截棍》,是一首彻头彻尾的Rap作品,而周杰伦是以一个货真价实的嘻哈歌手身份出道的。

在没有嘻哈文化的土壤里谈论嘻哈,如果没有一位乐坛神级人物的出现,根本无从谈起。没错,这个人就是周杰伦。

与此同时,一旦融入嘻哈圈,MC之间便习惯彼此帮助和提携,这和黑人社群中的帮派文化关系密切。在嘻哈圈中,两位甚至多位MC合唱一首嘻哈歌曲是十分常见的形式,有的是强强联合,有的则是大咖帮带新人——如欧阳靖2004年的单曲《I Got a Love》就是与大咖Kanye West合作的作品。因此,嘻哈在美国根植于一个独立性和排他性很强的“圈子”。

而华语地区基本没有这样的圈子,现在都谈不上有,十几年前周杰伦出道时就更不可能有。嘻哈对于不太关注西方流行乐的中国人来说,恐怕等同于几句“哟哟切克闹”,甚至很多人认为凤凰传奇里那个光头的几句“点缀”就是说唱。

周杰伦几乎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把嘻哈这种华语乐坛完全陌生的音乐形式玩到风生水起,而且其Rap从各项指标衡量都堪称质量上乘。虽然是改良和本地化之后的产物,却一点也不掺水。优秀的嘻哈作品所需要的元素和内核,周杰伦的歌里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