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何处来
《 人类简史》这本书,站在人造卫星的高度对地球上的人类进行了研究,时间跨度有几百万年,从地球上出现人类开始写起,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人类 社会 的演化,认为人类经历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并对未来 社会 作了猜想。
约200万年前,地球上已出现和现代人相似的人类物种,我们称为人属,人属有许多分支,现在已知的至少有五种:智人、尼安德特人、直立人、梭罗人、匠人等。这些人种不是线性发展,而是同时并存。很长一段时间,智人与其他人种相比并没有多么突出,智人曾与尼安德特人发生冲突,但以智人失败告终。
约7万年前,智人从东非出发,逐渐征服(灭绝)其他人种和大型哺乳动物,成为地球上的霸主。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为有独特的语言。其他动物之间也有语言,但是它们的语言只能传递简单的信息,例如,猴子之间也会交流,能发出“小心,有狮子”的叫声,研究人员曾把猴子发现狮子时的叫声用录音机录下,然后在没狮子时播放,猴子一听到录音就赶紧爬到了树上,并惊恐地东张西望。但是,智人的语言能传递比“小心,有狮子”复杂的多的信息,智人常在一起八卦嚼舌根,甚至还能描述并不存在的虚构事物。
认知革命:想象的现实
在认知革命中,赫拉利指出,智人和其他生物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人类拥有想象力,会虚构;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一个贯穿全书的术语--想象的现实:“想象的现实”指的是某件事人人都相信,而且只要这项***同的信念依然存在,力量就足以影响世界。
人类 社会 能发展到今天,全依靠“想象”这项技能,我们“虚构”出了文字、金钱、宗教、法律、民族、国家、公司等概念,换句话说,现实中许多公认的事物其实是人类想象出来的,但是这个想象不是某个人的想象,而是所有人类***同的想象。
虽然上班族每天不是在公司,就是在去公司的路上,但是公司这个词却并不是自然存在的,什么是公司呢?你一个人不是公司,甚至你们公司所有人也不是公司,公司只是个法律概念。公司纯粹是人类想象出来的,我们去注册一家公司,得到政府相关部门认可,那么这家公司便存在于你我的***同想象中了。
金钱、法律也是如此,这些事物都只在人类中起作用,在人类的想象之外,金钱并不实际存在,我们现在用数字就可以代表金钱,也足以说明金钱只是一个想象的概念。
智人较其他人种的优势是,智人进化出了大脑前额叶,这部分的功能主要是负责想象,有了想象能力后,智人协作能力显著增强,例如他们可以和其他智人部落谈判,联合起来去进攻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只能败下阵来。
农业革命:史上最大骗局
智人占领全球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以狩猎采集为生。这种生活有很多的好处。
从劳动强度来看,采集 社会 的劳动强度要远低于农业 社会 ,也低于现代 社会 , 历史 学家估计,采集部落平均每三天狩猎一次,每天采集3-6小时,即可满足全部落的需求。我们现在所说的“躺平”,就同我们祖先的这种采集生活差不多,可以说人类素来就有“躺平”基因。
从营养学角度看,采集的食物种类多样,因此营养均衡。为了避免采集到有毒食物,采集 社会 中,每个人都是动植物专家,他们对各类动植物的了解远超现代人。
从身体素质看。因为经常需要攀爬树木、追逐猎物,因此身体较为强健。据研究,采集部落的成年人身体素质非常好,因为身体素质不好的通常也活不下去。
约1万年前,智人开始驯化植物、动物,开启了农业革命。自开始刻意种植小麦、水稻等作物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在有吃有住后,人口也迅速增长,采集 社会 中人口一直是稳定或者缓慢增长的。这便掉入了一个“陷阱”,农业生产使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增长后又需要更多的粮食,而粮食增长的速度总是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于是我们的农民祖先几乎没过过几天好日子,他们总是担心粮食不够吃。
智人放弃了悠闲的采集生活,开始去过每日在炎炎烈日下挑水种地的务农生活,作者认为这是“史上最大骗局”。来自农村的朋友应该都清楚农民的辛苦,就同《悯农》中写的一样,农忙时节,不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倾盆大雨,农民都需要脸朝黄土背朝天地播种、插秧、除草、收割,整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
因此从个体幸福感的逻辑上,智人选择农业是一个错误,这个选择意味着更加艰辛的生活。但是智人进入农业 社会 ,并不是某个人选择的结果,而是遵循了生物学的基本规律。生物学上有一个观点:如果要衡量某种物种演化成功与否,评断标准就在于世界上其DNA螺旋的 拷贝数的多寡。如果世界上不再有某物种的DNA拷贝,就代表该物种已经绝种,而如果某个物种还有许多个体带着它的DNA拷贝存在这个世上,就代表着这个物种演化成功、欣欣向荣。从这种角度看来,1000份DNA拷贝永远都强过100份。
农业 社会 虽然使农民幸福感下降,但是农业 社会 较采集 社会 却是更“高级”的,农业部落拥有更庞大的人口(DNA拷贝更多),他们能轻易征服任何人数少于他们的采集部落,因此农业部落逐渐取代了采集部落,成为了世界的主流。
人类的进步,并不等同个体幸福感的提升。例如当今 社会 ,我们经常碰到“刚需”这个词,经济学家认为有些需求是刚性的。例如,洗衣机、冰箱、手机、车子和房子都是“刚需”,但是几百年前的人却没有这些需求,但他们也活的好好的。毫无疑问,“刚需”是 科技 创造出来的, 科技 进步会创造出新的“刚需”,人类为了满足“刚需”又得付出更多劳动。所以,一百多年前(1919年)8小时工作制就逐渐被各国采纳,2022年的 科技 生产力较一百年前提高了数倍,但是我们还是得每天工作8小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必须得工作8小时才能满足各种新创造出来的“刚需”。
种种想让生活变得轻松的努力,反而给人带来无穷的麻烦。有多少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大企业、从事各种劳心劳力的工作,发誓要努力赚钱,好在35岁就退休,去从事他们真正有兴趣的事业?但等他们到了35岁,却发现自己背着巨额贷款,要付子女的学费,而且觉得生活里不能没有高档食材和 旅游 度假。他们该怎么做?他们会放下一切,回去野外采果子挖树根吗?当然不可能,而是加倍努力,继续把自己累得半死。
所以, 历史 的车轮滚滚向前,并不受某类群体的幸福感影响,它只遵循生物学第一定律:尽可能让智人的DNA拷贝更多数量。
工业革命:能源转换革命
这里重点讲一下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懂了这个,你就能明白工业革命为啥首先发生在英国。
1492年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先后开启了海外殖民,英国起步较晚,早期只殖民了美洲东岸一些人口较少的地区,但是英国后来打败了西班牙、荷兰等国,海外势力范围越来越大,逐步成为“日不落”帝国。
英国不像其他国家那样仅对殖民地打砸抢,他们还非常热衷将殖民地人民变成客户卖货。在工业革命以前,英国人卖的还是他们那的特产,例如羊毛织成的布—呢绒。海外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英国人为了生产更多的布就开始养更多的羊,并将森林砍伐变成草地放羊。然后冬天来了,英国人发现烧饭取暖都需要木材,但是现在到处都是草地,木材很是稀缺,木材价格出现大涨。
木材短缺后,英国人将目光转向价格更为便宜的煤炭,英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很多煤炭都是埋在地下的,当英国人把地上的煤挖光后,只能去挖地下的煤。但是地下挖煤危险重重,不仅要预防瓦斯爆炸,还要提防透水事故。地下排水相当困难,一开始依赖工人一桶一桶往外提,后来发明了简易排水装置水车,用人力或畜力驱动,那时一个煤矿用于排水的马匹能达到几十头。
为了提高排水效率, 纽克曼发明了蒸汽机,通过燃烧煤炭将水蒸发,推动活塞作业。这东西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炭,而且煤炭使用效率很低,因此只能应用在煤矿附近,因为煤矿最不缺的就是煤。纽克曼蒸汽机很快就安装在了煤矿上用来作为排水机的发动机。一台纽克曼蒸汽机大概相当于50匹马。而且昼夜无休。
为了提高煤炭使用效率,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他对纽克曼的蒸汽机做了多方面改进,例如增加了冷凝器,发明了曲柄齿轮传动系统,使直来直去的活塞可以做曲线运动,使蒸汽机效率提高了四五倍,并拓展了可应用范围。现在不仅煤矿可以用蒸汽机抽水,各行各业也很快采用了蒸汽机,英国开启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例如毛纺织业,庞大的海外市场让英国呢绒供不应求,那时英国还是依靠人力织布,这样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根本满足不了海外卖货的需求。实力雄厚的商人们迫切需要提高生产效率,于是蒸汽机很快便应用于 纺织业。
早期的技术进步主要是通过手工业者对工具进行改良,蒸汽机的应用让英国人意识到 科技 才是第一生产力,正好英国的海外殖民为其带来巨额资金,于是他们开始大量砸钱搞研发,奖励发明创造,自然科学研究开始突飞猛进。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比较熟悉,我就不展开了。
这里要提一点,就是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中国人太多,人力便宜,做什么事砸人就行,根本没有研发机器的需求和动力。而英国人口要少很多,中世纪以后,英国人生活条件要比中国人好,主要表现就是当时英国工人的工资是中国手工业者的3倍。所以,英国的人力成本要贵得多,资本家为了节省开支,也迫切需要用机器取代人力。
“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我们已经一再看到,我们能使用的能源其实无穷无尽。讲得更精确,唯一的限制只在于我们的无知。每隔几十年,我们就能找到新的能源来源,所以人类能用的能源总量其实在不断增加。”
地球上的能源归根结底都来自于 太阳能。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由远古生物的遗体形成,植物通过太阳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动物食用植物或其他动物,风能是因受热不均引起的空气流动,水能是水受热蒸发后形成降雨落到高地而形成。
能源利用的最理想状态,是直接利用太阳能,这样可以省去各种中间环节。而太阳能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地球上太阳能的很小一部分便能满足全人类的需求。因此,这世界并不缺能源,能源短缺源于人类的无知。
农业 社会 ,人类劳动是通过人力、畜力作用于生产工具进行,而人力、畜力则是通过人类、动物将粮食转化为能量后获得,粮食作物则通过吸收太阳能生长,因此传统的能源转化链条是:太阳能—植物—动物—人力(畜力)—生产工具。传统的能源转化需要借助人类(动物)进行,人类(动物)消化粮食获得能量再作用于生产工具。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简化了能量转化链条,新的链条变成:煤炭—蒸汽—生产工具。电力革命后,这一链条变为:煤炭/水能/风能/太阳能—电力—生产工具。工业革命的好处是将人力解放出来,从此机器代替了工人,节省的人力可以去从事服务业和脑力劳动,等电脑发明后,人类只需要敲打键盘就可完成各种复杂的工作。
随着科学开始解决一个又一个过去认为无法解决的问题,许多人也开始相信,只要取得并应用新知,人类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贫困、疾病、战争、饥荒、年老和死亡看来都已不再是人类必然的命运,而只是无知造成的限制。
前面花了大量篇幅讲了人类经历的三次革命,这是人类整体的命运,但是具体到个人,这些 历史 都是过眼云烟,个人更在意的无疑是当下和未来。在人类 历史 长河中,个人的幸福感无足轻重,但是具体到每个人,当别人问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时,你通常会回答道:“自己和亲人的幸福快乐”。所以,快乐又是怎么一回事?
快乐的本质:血清素、多巴胺和 催产素快乐是一个哲学问题,古人对快乐就很有研究,提出“知足者常乐”,认为只要降低预期,就容易满足进而实现快乐。
对于快乐这个事,道教、佛教都比较痴迷,道教认为回归万物本源、做回原始人我们就会快乐,道士就经常找一个偏僻的深山老林修炼,佛教则认为去除人欲、学会“躺平”就会快乐,庙里的和尚要吃素、戒酒、戒色,每日念经去除心中杂念,追求“涅槃”这种最高境界。
然而,对于大多数 社会 底层人士,快乐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给我足够的金钱,我就会非常快乐”。研究结果显示,有钱确实会使人快乐,但是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之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就是说,如果你一贫如洗,那么越多的钱你就会越快乐,但是当你已经相当富裕时,更多的钱并不会带来相应的快乐,可能拿到一笔巨额资产会高兴几天,但是很快心情就会恢复平静,这很容易理解,因为更多的钱对富人生活没啥影响,该享受的早就享受了,钱只是银行账户上的数字。
相对于钱,家庭和社群要重要得多。研究结果证明,那些家庭关系紧密良好、社群互相扶持帮助的人,明显比较快乐。而那些家庭机能失调、一直无法融入某个社群的人则明显比较不快乐。而其中,婚姻又是特别重要的一项因素。多项重复研究发现,婚姻美好与感觉快乐,以及婚姻不协调与感觉痛苦,分别都呈现高度相关。而且,不论经济状况或是身体 健康 如何,情况都是如此。
所以,就算是贫穷而有病在身的人,如果身边有爱他的另一半、爱他的家人、愿意支持他的社群,他就可能比一个孤单无伴的亿万富翁感觉更幸福快乐。当然,前提是这个人不能真的穷到无法生活,而他的疾病也不会不断恶化或让他持续感受疼痛。
此外,生化机制对快乐的影响也比较大,生化机制上容易快乐的人,他们可能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成就高兴半天,而不像有些人,不管取得多大成绩,只要还有人比自己优秀就总是开心不起来。对于同样的半瓶水,生化机制上容易快乐的人会满足于已有的半瓶水,生化机制上不易快乐的人则只会感叹竟然只有半瓶水。
快乐本质上是一个生理问题,根据现代生物学研究,快乐是由于人体分泌出一些激素,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等。这样,获得快乐就比较简单了,那就是让你的身体去分泌这些激素。研究结果证明,运动能使人分泌多巴胺,享受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规律作息有助于分泌血清素。因此人在运动、享受 美食 或充足睡眠后往往心情会变好。所以,当你觉得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去做一下能够让你身体产生快乐激素的事情。
人类依靠想象力成为了地球的霸主,建立了想象的现实,人类的快乐更多的还是要向“精神世界”获取,而不是在精神之外。“快乐来自内心”,金钱、 社会 地位、整形手术、豪宅、握有大权的职位,这些都不会给你带来快乐。想要有长期的快乐,只能靠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
《人类简史》是一本宏大的巨著,里面提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我只将我认为其中比较新颖的观点作分享,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原著,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