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鼎裕简介

邵鼎裕,清代中晚期制壶名家。《紫砂收藏与赏析》中记载,“邵鼎裕,史无所载,但查诸资料,可推知为嘉道间人,因其所制壶中,一具井栏壶为“少山”镌铭,文曰“文似看山不喜平”,独具筋骨。

颇类曼生;另一具宫灯圆壶上由“二泉”镌铭,文曰“江上吟诗送白云”,亦为二泉手迹。少山、二泉都为清嘉道间人,故而可知,邵鼎裕者,当和“二泉”、“少山”为同时代人,亦邵家班又一名家也。”

紫砂壶发展历史: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

从明正德嘉靖年间供春的树瘿壶、六瓣圆囊壶,到季汉生创意设计、曹安祥制作的。同时能泡两种茶水的紫砂鸳鸯茶器—中华龙壶,再到佛门紫砂艺术家延芫制作的—法乳壶,每一把壶都独具匠心,在壶的欣赏性上下足功夫。

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结合,紫砂壶才弥足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气息,这就增加了紫砂壶高贵不俗的雅韵。

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