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嬴政掌权后就杀了嫪毐,嫪毐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大秦赋》作为大秦帝国的第四部作品,前三部都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在豆瓣都获得一致好评,而《大秦赋》的豆瓣评分却出现了大跳水,从最初的8分左右到后来的6分左右,可以看出《大秦赋》确实不如前三部作品。但是它依然有很多出彩的地方,比如一些老戏骨的演技就非常不错,辛柏青,张鲁一和段奕宏等他们的演技都是非常不错的。
而关于《大秦赋》评分大跳水主要是由于剧情过于拖沓,并且有后宫化的趋势,张鲁一扮演嬴政,到30多集才真正掌权。在这之前秦国的大权在吕不韦,赵姬和嫪毐手中,嬴政为了掌权也是费尽心思,并且在亲政的时候,嫪毐出现叛乱,最终嬴政是战胜嫪毐,成功坐上秦国君主的位置。但是其实嬴政杀嫪毐似乎一早就在谋划,那么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首先这是自己亲政的第一步,铲除朝中的乱臣贼子。嬴政亲政的道路上有很多阻碍,除了吕不韦,赵姬,嫪毐外,还有一些宗室大臣。吕不韦把持朝政十几年,在朝中的地位非常高,根基也是非常深厚,很多官员都是吕不韦门下的,甚至嫪毐也是吕不韦门下的。而正因为嫪毐是吕不韦门下的,他才不断助长嫪毐的嚣张气焰,让他和吕不韦在朝堂上对抗,相互削弱对方的实力。
并且嫪毐是吕不韦门下的,一旦嫪毐出现一些问题,这势必会牵连到吕不韦,所以这也为嬴政除掉吕不韦提供了一个借口,所以嬴政明知道嫪毐一定会叛乱,但是他非但没有及时阻止,反而不断给嫪毐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将自己的印鉴给赵姬,赵姬和嫪毐的关系很近,这其实就是变相帮助嫪毐,给他增加一些信心,当嫪毐叛乱失败,势必会牵连到吕不韦。
再者嫪毐和赵姬的事情让嬴政非常气愤。赵姬甚至给嫪毐生下两个儿子,这对嬴政来说是一种耻辱,并且这两个人还试图让自己的儿子顶替嬴政,这无疑激怒了嬴政,嬴政自小就饱读诗书,立志要统一六国,所以对于权力非常重视,一旦有人觊觎他的大权,他都会将那人杀害。
而杀掉嫪毐也展示自己的实力。 嫪毐强大起来,一些宗师子弟非常不满,但是又无可奈何,于是他们只能够将希望寄托于嬴政,毕竟嫪毐属于外臣,他的强大势必会影响到宗室子弟,而嬴政杀掉嫪毐也展示自己的实力。让宗室弟子心服口服,知道更应该偏向于谁。其实嫪毐只是嬴政亲政道路上的垫脚石,帮助嬴政夺回大权,并且除掉吕不韦。